我对同学的相邀聚会,持反对不参入的意见;为什么这么认为那?
从小学到大学,同学换了一拔又拔……
不管是小学同学,中学中学,高中同学,能够一起读大学,出门打拚的常联系的几乎断了线的
谢邀!毕业十年后,参加同学聚会。感觉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是在的,但不再是那么单纯了。掺杂了许多的社会因素。但总体上感觉是比较好的。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自然同学们现在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特殊在它相对简单。跟社会上的其他行业相比,教育行业虽然掺杂了一些社会上的因素,但是掺杂的比较少。也就是说,从事教育行业,当老师之后的同学们,虽然有了一定的功利之心,但是总体上与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相比,还是比较单纯的。在同学聚会上,谈论最多的使我们的校园生活,以及我们现在城市的教育工作。吐槽一下学校,吐槽一下同事,吐槽一下学生。在吐槽的过程中同学们又有了共同的话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热烈的交流毕业之后在学校的工作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不停的谈论学习好的学生和调皮捣蛋的学生。结果大家的感情不仅更进一步增加了,而且对学生的看法也更全面了。感觉教学水平都有增长的样子。所以我说总体上感觉比较好。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同学聚会,饭是要吃的,酒是要喝的。但是喝酒要适度。以前是青春年少,身体扛得住,喝酒喝过了也不要紧。但是现在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再要喝那么多的酒,是要出问题的。往大了说是对工作、对家庭不负责。往小了说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更何况我自己还不能喝酒。一喝就大,一喝就醉。但是却推却不了自己同学的热情,所以喝的一踏糊涂。
这还是小事儿,关键是有些同学感觉有一些不好的变化。有的变得更功利了,有的变得更世故了,有的变得更冷漠了。虽然都是当老师了,但有的同学可能是当了一些主任之类的职务。职位高了,说讲话拿腔拿调的。听他讲话的时候感觉跟听领导讲话似的,没有了同学之间的随便与亲切。有的同学在社会上跟人相处的时间多了,说话学会拐弯抹角了。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总感觉跟他隔了一层。所以说真诚这个东西是很可贵的。有的同学在跟其他同学联络感情的时候是要看人家在学校里的状况的,如果是领导,那么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反应比较热烈。如果是普通教师,甚至不是教师,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学,那么反应就比较冷淡。完全是看人下菜碟儿。但好在只是一小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还是真诚的热情的。去KTV唱歌也是有的。但是去唱歌,使我又感觉到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例如自己的破锣嗓子,唱什么都跑调。毕业之前是这样,毕业之后还是这样。心里感到很郁闷很挫败,不过有一样总算不变的。还能拽着这条绳子找到过去的自己。这么一想心情还真是好多了。说明自己还没有被完全社会化。
同学们聚会,偶有不谐但总体上是令人愉快的。希望我们的同学友情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朋友们,请指正。说说你们的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