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剑雨”之后在无江湖?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剑雨》上映后的几年,相较之下,大部分认为没有可以惊艳到大家的新武侠电影。
故就传出《剑雨》之后再无江湖之说
希望可以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4 17:31:23

《剑雨》2010年上映,剧中唯一真实练武之人只有主演杨紫琼和动作指导董玮,其余一票人包括导演苏照彬,过往的履历中更多的是以言情剧为主。

同样作为监制的虽然曾经拍过《英雄本色》这样的顶级江湖电影,但古装武侠对于吴宇森,同样是他的第一次尝试或许正是各种新手、首次尝试,反而造就了《剑雨》的一锅烩和各种借鉴,也让它成了新世纪以后唯一一部完全脱胎于上世纪老派武侠元素的电影。

(1):老情怀

老派武侠电影有三大主要情怀:民族大义、江湖恩怨、相濡以沫,而在《剑雨》中,表面去看它侧重后两个,轻了第一个。

故事中转轮王与张人凤之间属于典型的江湖恩怨,前者为后者的血仇之人,同样细雨(曾静)与张人凤(张阿生)之间也属于江湖恩怨,作为转轮王手下三大杀手之一的细雨乃是张人凤的杀父仇人。同时剧中各种江湖恩怨基本都是“死仇”,本绝无任何回旋余地。但破解的方法是有的,那便是“爱”,爱可以化解仇恨,这是老派武侠电影最常用的套路之一。

于是细雨化身曾静,张人凤化身江阿生,然后江阿生与曾静相恋,两位“继承人”的相恋冲淡和破解了两位“前世人”细雨与张人凤的仇怨,这种手法在老派武侠中是极其常见的,但新世纪以后的“武侠电影”却已经无人坚持在做,很多片头设计的江湖恩怨、血海深仇,到了片尾通常会常常莫名的消失,不再被提起但依照前面金庸那段所说,缺少“民族大义”的武侠电影只能算是一个江湖片罢了,所以《剑雨》的第一者“民族大义”,并不是被轻了,而是被隐藏了,我们从一个人讲起。

这个人是陆竹,他出面的第一句话如是:还是来晚了,不过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陆竹与细雨的第一次见面始于此,陆竹来此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细雨再去杀人(即拯救别人),而这个人目前来看只有张人凤这一人。

但张人凤之于陆竹是陌生人,是一个无任何利害关系的普通百姓,从这个内核来说,陆竹救人的精神符合金庸武侠里所要求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只是这个“民”看起来不过张人凤一人。

但真的只是如此么?答案是否的!

佛家讲究因果循环,如果我们把陆竹与细雨的相遇理解为因的开始,其后发生的一切都始于陆竹与细雨的这次相遇造就的果。

在陆竹舍身感化细雨以后,细雨选择隐退江湖化身曾静,另一边身负血海深仇的张人凤则化身江阿生爱上了甘愿平凡的曾静,如果剧情到此结束,因陆竹的牺牲,已有两人被拯救。

从一人到两人,“民”被第一次放大。

其后剧情推进,转轮王最终死于曾静手中,而导致转轮王死亡的原因正是在于陆竹教授给细雨的四招剑法。而转轮王一死,黑石组织崩塌,无数朝臣和百姓闻风丧胆的黑暗组织遭遇覆灭,相对应的便是无数的人会免于黑石血手。

此时从两人到无数人,“民”第二次被放大。

故而一个陆竹的舍身,在因果叠加之后,造就了无数的人重生,对应了金庸所倡导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有人说:“陆竹不过是因为对细雨的痴迷,才有了最终舍身的一举”,真相同样并不如此,陆竹临死前说“禅机已到”,其后细雨曾去陆竹口中的云何寺见了见痴主持,问他“什么是禅机已到?”

见痴主持说:“佛祖点化世人,讲究机缘,禅机一过,机缘灭矣,而禅机未到,虽点亦不中。”

对于陆竹(少林寺内四十年内佛法、武功第一人)来说,佛法讲究普度众生,只救一个人或者说感化一个人一定不是他所愿,于是他寄希望于用爱感化细雨,继而将这份爱传承下去,而感化需要一份机缘,即禅机!

所以陆竹是侠客也是佛者,打一开始他的目的就是在为天下苍生,即使这个禅机不在细雨,也会在另一处某个人身上,等到禅机到时,这位少林寺四十年的第一人便会随时选择舍弃肉身,传承精神。

故而陆竹意爱上细雨虽然像是一个意外,但这个意外只是加速了禅机到来的时间,而并未改变陆竹来此和修行的初衷。

故而《剑雨》最宝贵之处便在于它对传统武侠精神的传承和贯彻,同时又糅合了新时代观众所最爱看的爱情和仇怨,然后隐喻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大爱。

除却精神层面的坚持外,《剑雨》在“打斗”这个层面,同样秉持了老牌武侠的风韵。

(2):老打斗

老牌武侠电影打斗风格,同样有三个内核:有招可循,有词为证,绝不浮夸。

但在新世纪以后拍摄的诸多“武侠”电影中,这三个点基本变成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打斗风”,比如随心所欲的飞跃,各种自带色彩的冲击波……(2013版《笑傲江湖》就是如此)

与其说,这是武侠,倒不如说是玄幻。

而《剑雨》对于喜好老派武侠电影的朋友,则是一坛让人无比沉醉的美酒,杨紫琼本身的武术造诣极高,一招一式的表达也极其到位。

再加上武术指导董玮也是武生出道,曾经出品过《杀手之王》、《七剑》、《十月围城》等诸多经典动作电影,从上到下皆有老派武侠的钢骨在支撑。在整部《剑雨》中有着不下五场的经典打斗场面,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符合我们对武功的认知,同时又兼具了老派武侠的文化输入。”

比如陆竹在教细雨四招剑术时,伴随着招式纷飞而出现的四句吟唱:“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古典打斗配合古典诗词,既有剑术道理亦有人生道理,最美的对决大抵便是如此。

同样在其后转轮王率众手下与曾静和江阿生的数场对决中,各种极具有老派风味的招式名称层出不穷,小时候看电影主角们出招之前都会先报招数名称,诸如“弹指神通”、“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等,这样的感觉在《剑雨》中被再次重现。

再加上长剑、短剑、暗器、棍棒……十八般兵器交织厮杀,这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的岁月,沉醉无比。

结语:从精神内核到外在打斗,《剑雨》不但坚持了古典武侠的风韵,而且它真的做到了,十年内它是独一份,而未来它可能就是绝响,“老派武侠”已死,而“新派武侠”何时能出?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