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还没有改名叫做灭绝前,有个好听的名字——方艳青。
出身于武林世家,爹妈疼,哥哥爱,还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孤鸿子。
孤鸿子是她的师兄,外表帅气,武功出众,甚至峨眉的镇山之宝
历来江湖英雄的名号,并不是随随便便便起的。如果是那个样子,整个江湖估计便是“张三、李四.......”的江湖了。名号一般是与人的性情、武功、外貌......相挂钩的。如金毛狮王绝不会被唤做白眉鹰王、混元霹雳手也绝不会被称为冷面先生一样。
那灭绝师太做为一个出家人,为什么会有着“灭绝”这样犯天忌的名号呢?其实“灭绝”师太并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个面目可憎、食古不化的灭绝师太。
我们还是从原著的书中来看看“灭绝师太”真正的样子吧!
一、外貌。原著中形容灭绝师太是:“四十四五岁、面貌甚美”。大家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呢?
二、性格。灭绝师太被大家所诟病的第二个原因,都感觉灭绝师太性格孤僻,行事狠辣。但是做为一派掌门,灭绝师太肩负的任务是:逐走鞑子、光复峨眉。
理想确实很美好,但现实确是很骨感。此时的峨眉,不仅武功、声望处处被少林压制着,就连寄于厚望的接班人也被“邪教”所污。在这种险峻环境下,灭绝师太没有患上抑郁症就算是烧了高香了。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灭绝师太的“冷酷”自始至终都是针对“邪派明教“的。而对于一个正道门派,她何曾有过冷酷绝情之举?
不仅这样,灭绝师太在大事上能分得轻重、站得稳。
”她顿了一顿,又道:“嘿嘿,但纵是如此,亦不足惜。百年之前,世上又有甚么峨嵋派?只须大伙儿轰轰烈烈的死战一场,峨嵋派就是一举覆灭,又岂足道哉?”
对于学武之由,江湖大义,灭绝师太是这样认为的:
”灭绝师太又道:“武功强弱,关系天资机缘,半分勉强不来。像静虚这般一招未交,便中了暗算,死于吸血恶魔之手,谁都不会耻笑于她。咱们平素学武,所为何事?还不是要锄强扶弱,扑灭妖邪?今日静虚第一个先死,说不定第二个便是你们师父。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崆峒、华山六大派此番围剿魔教,吉凶祸福,咱们峨嵋早就置之度外\"
有人泼黑道:恒实你说她对自己人从没有冷酷绝情之举。那为何她杀了她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纪晓芙呢?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假如你某个孩子被一个”恶贯满盈“的坏蛋给玷污了,而且这个坏蛋还和你有着”巨浪滔天“的家仇。更加可气的是,事后这孩子还处处为这个恶人辩解。人在冲动,更何况在驱鞑渺茫、峨眉人丁不旺,接班人又被玷污的情况下,是不是任何过份的举动都有可能做得出来呢?
严格地来讲,灭绝师太有一点太过偏执、太过理想化了。当自身的能力不足以驾驭理想抱负时,急躁、偏执也就影随而来。以至于灭绝师太的一些言行举止让人感觉到她是一个”坏人“、一个”恶人“。
此时的灭绝师太,尽管峨眉有郭襄的残缺九阳神功支撑着门面,但于号称”长胜不败门派的少林“比起来,有若一株小草与一棵参天苍松的比较。不仅如此,纵使武当,也有张三丰与他的徒子徒孙们,隐隐站在峨眉的前端。
逐走鞑子更是一项看不到前途光明的任务。单单仅凭人丁不旺、练的尚且不算顶级武功心法的峨眉,去驱鞑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更何况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亲人,徒弟因行事诡异的明教而死去。
这些人的死像一座座高山,全都压在了灭绝师太(不,一个女人)柔弱的肩上,你叫她怎能不”灭“,又怎能不”绝“呢?
眼见张无忌走上前来,伸手要搭她脉搏,灭绝师太右手蓦地里一翻,紧紧抓住张无忌的手腕,厉声道:‘魔教的淫徒,你若玷污了我爱徒清白,我做鬼也不饶过……’最后一个‘你’字没说出口,已气绝身亡,但手指仍然不松,指甲在张无忌手腕上掏出了血来。
即使在灭绝师太临死之前,也没有放下自己的执着、对徒弟的关爱、对峨眉的希翼、以及对明教的恨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