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天茌家朗读一篇课文,说对写作有帮助,是真的。
我教高中语文多年,常年送毕业班,虽谈不上经验丰富,却还是有些做法和体会的。其中一点就是,非常重视朗读在语文教
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在家朗读一篇课文,对写作有帮助,是真的,但这个帮助仅仅是辅助作用,并不是直接的作用。
阅读与写作在大脑中的反应区域有很大的不同
有科学家针对人们的阅读与写作进行了测试,发现阅读与写作活动中,大脑区域有很大不同。只有部分区域,阅读与写作有共同反应的。
也就是说,在训练阅读的同时,也会训练到写作的区域,但不是全面地训练写作能力,只是部分起到作用。
这样的一个数据,与我们的一句谚语很相似:茶壶里倒汤圆,倒不出来。我们古人用了一个形象的谚语,特别告诉我们,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但不表示表达能力就强。
写作能力的提升,核心还是要靠写作。
写作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往外的一种输出,这种输出带有很强的训练性。
很多作家都推荐大家要多练笔,因为只有练笔,写作才能直线提升。阅读再好,也只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我们还是要大力地练习写作。
如何建立良好的写作能力呢?
1、培养每天写15分钟的习惯。
我们要每天拿出15分钟时间,任意选择一个题目,不停地进行写作。在这15分钟时间里,需要做地只有一件事情,持续不断地写,不能停下笔来,一直写。
2、培养把每天看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或写下来。
每天只看书,不往外输出,实际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一定要在看完以后,用自己的话把所看的内容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在说或写的过程中,促进对所看的内容消化和吸收。
3、培养每天进行构思的练习
写作构思是一个的非常高阶的核心练习,要学会构思的方法,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作文题目。
第一,我们要发散与主题有关的大量信息。
第二,我们根据发散的信息,进行审题,判断出各信息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第三,根据审题判断出来的联系,确立一个写作的意向和写作方向。并根据这个主要的写作方向,将所有的次要信息与之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思图。
通过这三步的梳理,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作文结构,也就是把写作提纲完成了。
结束语
不管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如何,要想真正把阅读的效率提升起来,一定要用写作本身来训练。阅读后再写作,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就是用写作来消化阅读信息。
个人简介:@童教雷鸣,从事教育15年,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