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你说的有偏颇,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是有办法,没有去解决。
中国足球的问题之所以悬而未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
2000年以前,是足球人士担任
我认为你说的有偏颇,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是有办法,没有去解决。
中国足球的问题之所以悬而未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
2000年以前,是足球人士担任足协主席,2000年以后的6任足协主席,都是非足球人士。
闫世铎,官员出身,无足球运动员经历。
谢亚龙,官员出身,年轻时有短暂田径运动员经历,田管中心任职过。
南勇,官员出身,早年在足管中心任职,除了受贿,算是为了国足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他亲手签下米卢,化解了2000年国安退赛,打破央视转播坚冰,他在任期间,已经提出要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
韦迪,官员出身,原水管中心主任,上任之前,和足球也没有半毛关系。
蔡振华,不用多介绍,蔡主席在任的时候也提倡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
陈戌源,官员,陈主席之前一直在上海港务局任职,后改任足协主席,陈主席上任提出了限薪、发展青少年足球、建更多足球场、改革联赛(U23政策、俱乐部梯队等)。
可见最近21年足协主席都是门外汉,他们会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但是没有能落实的,这也受制于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国足球从哪里落实。所以,其实中国足球是白白耽误了21年。而这21年,其实完全可以让一个足球弱国变为足球强国,比如日本。
对比下,国外的足协主席,普拉蒂尼、贝肯鲍尔、达沃苏克、萨维切维奇等,布拉特都是体育记者出身。
这里面的内涵值得我们深思,中国足球不缺专业的人,专业的人说的话没人听,想做的事做不了,中国足球何以发展?
二、口号和目标都没有落到实处,并一直贯彻下来。
几乎每一届足协主席都会提出一个新的口号和规划,但是没有任何政策从十几年前或20年前贯彻下来。
比如,喊发展青少年足球,这个事很多足协主席都提出过,比较下现在的青少年足球,没有任何的改变,这就是没有落实,没有执行,提出再伟大的蓝图都是纸上谈兵。
闫世铎时期就提出过“人民足球”到现在都没有“人民化”,他的口号随后就被谢亚龙扔一边了;
谢亚龙和南勇直接把中国足球带进了深渊和黑暗时期,动乱时期何谈普及足球。
韦迪是学者派,理论上提出了“三大主线、六大纲领”,包括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切实提高国字号水平,彼时2010年,现在来看,就是口号,没人落实。
同样的蔡振华也提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关注女足、制定中长期规划等。
陈戌源作为继任者,对蔡主席的政策没有多少延续,更多的是不同,校园足球没去落实,场地建设规划未见成效,转而从限薪、归化、俱乐部梯队入手。
应该说,很多提法是对的,再好的提法没人落实,没人一以贯之地执行,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基本上每一任领导都会在前一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玩法,如果甘做上一任政策的执行者,他作为官员的政绩在哪里?
所以这也是中国足球的顽疾。政策执行不坚决、不到位。
中国发展的现状限制
大家都在提梯队、青少年,而大部分的青少年在干什么呢?
都在学习,玩命地学习,教育内卷化,每个学生学完课内的,还要去参加培训,总之学无止境,家里不给留多少玩的时间,学校按升学率来考核,老师有多少愿意让孩子们在学校放肆玩呢?
所以这就是教育现状的问题,也是根本应该解决的问题。
有些孩子没有走那条路,或者因为天赋或者因为爱好选择了足球,那些能够让孩子毅然决然地学足球的家长,付出的是更多的费用,下得是破釜沉舟的决心,毕竟足球学不出来,学习又一落千丈,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综合以上吧,出路和办法一直都有,只是没有去执行,没有能力执行,或不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