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纪年肯定不是用公元纪年了,使用公元纪年是很晚近以来的事情了,至少在中国,要到晚清才知道有公元纪年这种纪年方法,民国以来才开始使用公元纪年。
那么,中国古人用什么来纪年
古人纪年肯定不是用公元纪年了,使用公元纪年是很晚近以来的事情了,至少在中国,要到晚清才知道有公元纪年这种纪年方法,民国以来才开始使用公元纪年。
那么,中国古人用什么来纪年呢?
首先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即把10天干和12地支排列组合,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共组合成60对,每一年为一对,60年为一轮回,循环往复,如庚子年既是公元1840年,又是公元1900年,也是公元1960年,还是公元2020年。
第二是通过帝王等统治者的在位时间和年号来纪年。年号从汉武帝开始使用,每个皇帝在位期间都取一个年号,最开始是五年一改元,后来就随皇帝自己喜欢,想改就改,不想改就不改,如汉武帝曾用过的年号有建元、元朔、元狩等等,后世也如法炮制。到明清以后,皇帝基本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如康熙、乾隆等。
而在汉武帝创立年号纪年法之前,没有年号一说,统治者便用自己的在位时间来纪年,比如鲁庄公多少年。各国都按自己统治者的在位时间纪年,极不统一。
除此之外,在公元纪年传入中国后,由于受爱国主义驱使,当时中国人还提出了不少关于纪年的构想,比如以孔子诞辰来纪年,以黄帝诞辰来纪年等,但都没有被大众认可采纳。进入民国,中国废除了帝制,年号纪年法也随之废除,采用民国纪年,即以民国某年来纪年,与公元纪年并行。当然,干支纪年法作为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也一直在采用,直到今天依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