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明朝三眼火铳在某吹那是引以为傲的世界第一火器!
实际呢?
三眼铳是明朝使用了200年的主要武器。
明未,步兵的主要火器还是三眼铳,真正使用鸟枪的明军数量很少。
三眼铳
不请自来。
很多人了解三眼铳,是拜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所赐。在当年明月的描述中,三眼铳威力极大,可当做远程攻击的火器,也可做近战的棍棒,打得清军毫无还手之力。但是,事实上,三眼铳不过是欧洲中世纪便淘汰不用的武器,科技含量和实际用处非常小。
它的威力可以侧面从清朝统一之后对待它的态度看出来。清朝统一之后,允许三眼铳被民间所持有。而民间对于三眼铳的使用,一般在婚丧嫁娶时当礼炮,或者在做法事时用作法器。
言归正传,关于三眼铳的记载,明朝末年的诸多奏章以及文学作品都有出现,但鉴于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数字实在太不敏感,比如明后期曾经有奏章,说荷兰人有长七十丈的战舰这种无稽之谈,所以在此采用学者宋应星之《天工开物》中的记载:
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
这是对于鸟铳的记载,三眼铳同理。所以,三眼铳对于鸟的有效杀伤在50步,造成最大伤害则必须在30步以内,也就是四十八米左右。可想而知,在面对后金的重装步兵时,其杀伤力有多小。
至于使用,由于其发射需要引线,因此不可能出现明朝那些事里头描述的\"先当狼牙棒,然后冷不丁发射\",所以多是在马下发射。但是由于其装填速度太慢,射程又太近,因此不可能作为主攻武器,只能用来辅助鸟枪。发射时需要瞄准,发射完毕后,基本上直接可以用来当冷兵器使了,但效果是否好于更加轻便的狼牙棒以及长矛,就不得而知。
以上,即三眼铳的\"威力\"。说实话,这种落后的火器在辽东战场上的大量出现,本身就代表了明朝火器的落后。但有人却把这种欧洲早就玩剩下的东西当做\"神器\" 不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