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日常使用i3wm是什么体验?

之前一直在用 i3wm (gaps),也实现过 i3bar 状态栏工具,但因为想要全局菜单投入了 KDE+i3wm 的怀抱,应该也算在用 i3wm 吧。
# 体验一
优点:操作窗口很容易,不像以前用 DE 时要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4 22:00:18

之前一直在用 i3wm (gaps),也实现过 i3bar 状态栏工具,但因为想要全局菜单投入了 KDE+i3wm 的怀抱,应该也算在用 i3wm 吧。

# 体验一

优点:操作窗口很容易,不像以前用 DE 时要在窗口排列上费些力气 (虽然 DE 也能用快捷键操作窗口,但总觉得不太得心应手)。

Vim 操作模式,在很多软件上操作体验一致 (Firefox/Chromium: Surfingkeys; IDEA/AS: IdeaVim; VSCode: VSCodeVim......)。

缺点:很多程序的窗口默认最大化,很不美观,需要手写一大堆规则为它们启用浮动。

# 体验二

优点:可以设置超多快捷键,还支持设置二级快捷键 (应该叫这名吧)。

我是按程序用途进行分类,给每个程序都设置了一个快捷键 (有的程序会设两个,比如打开 Firefox 常规模式和隐身模式是不同的快捷键)。

缺点:不常用的分类/程序会忘记快捷键是啥。

# 最后

安利一波 KDE+i3wm,用着非常的舒服,原来只想要个全局菜单,然后发现 KRunner 用着很爽,能打开程序、查找书签、查词、当计算器 ......。

还有 KDE Connect 用着也很爽,与手机在同一局域网中能传文件、剪切板同步、控制电脑、手机作为鼠标/触摸板/摄像头、控制音量、通知同步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