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钱,却舍不得吃和买的人是什么心理?

有钱舍不得花的人有几种,一是注重家庭型的人,这种人一般是孝顺父母,为妻为儿着想的人,他们只抠自已,处处省吃俭用,对家人却十分大方,这种人是只知奉献的人。二是纵有万贯家业,仍舍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0:29:41

明明兜里有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买的人是什么心理?这一部分应该是50-70年代出身的人比较多吧,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年代出生的人就没有。只不过,50-70年代出生的人受的苦、穷日子比较多,会比较节俭,若是把其他年代出生的人也放到一起来讨论,不外乎几种情况:

1.节俭。这个以从小家境困难,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的人为主。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困,知道生活来之不易,因而不轻易买东西,觉得东西还可以使用,就不要换新的了。虽然对于一般而言,觉得东西旧了就要换新的,但是对他们而言,只要东西没坏,就是可以用的,旧了就换新的,在他们眼里有点浪费。

食物方面其实也差不多。东西可以吃,够吃,干嘛还是去买,是他们的内心活动。一顿饭吃饱就行,不用讲究那么多菜式。

这类人通常也会比较勤俭持家,责任心比较重。

2.安全感缺失导致的吝啬心理。因为小时候穷怕了,内心会不自觉的把钱拽得紧紧的,捂住自己的钱袋子,觉得这些钱就用来弥补从小过的苦日子的,生怕钱花了,自己的好日子就没了。

与勤俭持家的人不一样的是,他们对旧的东西不仅仅是还可以使用就留着继续用,甚至有点修修补补,请个工人都不情不愿。任何时候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即使生病了,也舍不得花钱,而是一个劲的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最后,用赵本山的话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掉。”(更大的悲哀是,人活着,钱没了。)

3.安全感缺失导致的控制欲。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也是安全感缺失导致舍不得花钱,但是,不一样的是,他们并不是吝啬,而是想通过控制钱来控制对方,牢牢抓住自己的安全感。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家人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钱的控制,可能会觉得他们只是嗜钱如命,吝啬而已,其实不然。因为直接在言行操控别人容易招致反感,因而他们选择性的认为,操控钱比较容易。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