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他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该如何理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朝雨声声冷,又晚来风。林花不堪惊,散了春红。一季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19:35:29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朝雨声声冷,又晚来风。林花不堪惊,散了春红。一季香凝,一地残浓。一层层,一重重。人间花事了,只是太匆匆。

曾为胭脂粉,莲步青径。花容对花秾,相望泪涌。一江水东,一场梦空。一程程,一更更。流水最无情,浇愁了人生。

相见欢背景

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幽禁于汴京,南唐灭。从此,\"四十年家国\"相离,\"三千里山河\"故地。金陵成了李后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李煜被俘,南唐被灭,但是不代表他的金陵就被砸了。后主给金陵旧宫书信中说\"我太难了,老想你们了,宝宝一想就哭……\"

这首相见欢就作于这段囚居时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丨解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林径时有花浓,花以红最惹情。一树春花顾自媃,恰如后主的悲愁。落红匆匆,不因春将尽,只为朝雨过后又晚风。

春天百花盛,其实没那么冷,哪怕朝雨晚又风。眼前的乱红,心中的伤情,让李后主感受到命运浮沉,人生暖冷。人心生悲凉时,天地寒瘦,人世清泠。小编没做过败家帝王也理解。

想必这句是写实。李后主囚居生活憋的压抑,小院走走当是常情,谁料春也应景。毕竟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花都有。后主想起自己三千里地山河,在一阵\"匡\"风中谢幕了……

在李煜看来,这风,过而无形无情;这雨,落地生愁生冷。\"寒风吹起,细雨迷离,风雨揭开我的记忆,我像小船已经搁浅。\"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雨水淋过遍地的花红,就像人面桃花上的红胭和了泪水,缓缓流过,伤而无声。花红和泪水的纠缠,赏花人对春景的留恋,一道道不舍的缠绵,泪也红焉,人也悲焉。

花事易了,好事易消。故国雕栏玉砌处,旧景可好?旧宫三千佳丽中,亲们可好?要到什么时候,再度重逢相见欢,再度歌舞良宵慢?

从来遗恨如落花,花离不回枝。自古人生如流水,水东不复西。

\"宝宝现在被人逮住了,宝宝现在是落花流水又流泪,很难受,伤过了那春景。\"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又做梦了……\"

李煜那些事儿

原本,李煜只是帝王家的第五替补,前面还五个哥哥。人家很实在,没多想,玩的是诗词琴棋书画,精通音律、歌舞编导、篆刻、古董、鉴赏……文人雅士该会的,李煜无一不称大家。

大家发现,后主词读起来韵律感极佳,因为就玩音乐这方面,在李煜眼里,\"在座的各位,还有前面和未来的各位诗人,都是辣鸡。\"

如梦如幻的繁华金陵,纸如痴如醉的才华李煜,简直完美匹配。早期的李煜一头扎进温香,觥盏迷离,红裙流转,歌舞升平,良宵漫漫。

被动而意外地成了一国之主,李煜习惯了靡靡宫廷之音,习惯不了凄凄风雨之声。家国失去,后主失意。李煜词,从此浮艳失色,凄美平添。

三千里山河一朝破,如谢了林红,李煜悔恨。四十年家国再难归,流下胭脂泪,李煜无奈。

李煜很清楚,自己不是那块料,时光倒退,再努力也是徒增悲壮,他没任何办法,所以后期李煜词最大特点是一个\"愁\"字。

因此,这首相见欢的灵魂就在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不念帝王事,生在帝王家。不图帝王位,成为帝王身。起初,他没得选择;后来,他没得办法。

小编有话说

南唐李后主李煜,号称\"千古词帝\",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这不是过誉,而是公认。

李煜身为帝王,背负家国社稷悲情,以极高的格局,用最朴实的白描,念着最平凡的点滴。常人眼里最平淡的琐事,在帝王眼里却是那么奢侈的渴望。如此的无奈无力……

人生家国愁绪之主题,最高明手法是白描写实,最忌辞藻华丽。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把艺术性降到最低,才能把思想性推向最高,让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缓缓流出,这样才最打动人。

李煜词的境界你就别多想了,单说李煜词的白描手法和韵律感,后人无可与之匹敌。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类题材上,南唐后主李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模仿,只能拜赏。

相见欢,相见欢,何曾又相见?林花谢了春红,一去了无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