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老师的粉丝不是娶不起,是惹不起
前段时间,朋友跟我吐槽丈夫,不知道为什么让我不自觉想到了“沉默”许久的咪蒙老师!咪蒙的影响力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强大,但大家内心真的拜托了
因为懂得,所以残忍!在聪明的咪蒙面前,我们都是傻X和low逼!
01
关于咪蒙,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她自己在某大V号的采访中爆出来的。
有一位艺人经纪人读了咪蒙的文章,见面后告诉她,看你在你的公众号里老说要睡小鲜肉,我们公司来了几个年轻的,给你安排在宾馆了。咪蒙惊住:“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语气里有惊讶有优越感。同时,言下之意是,你以为我真的跟我文章里经常鼓吹的那种价值观一样Low?可笑!我哪有那么傻逼?
我倒是想替咪蒙的1000万粉丝问一句:你当我们是什么人?一群任你收割智商税的傻子?你就是在用你都在鄙视的价值观孜孜不倦地教化你的粉丝们?
坐拥千万粉丝,一条头条广告80万,咪蒙的成功靠的是收割她最了解的那部分粉丝的智商。
《致贱人》、《致low 逼》、《现在为什么流行睡丑逼了?!》,咪蒙的百万➕爆文持续用社会热点词汇,挑逗读者的极左情绪。
前天她旗下的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的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更是以野火燎原之势刷爆朋友圈。
年末岁尾,是大家最为焦虑的节点。亲戚聚会,同学会,老朋友碰面,物质话题被一次次摆上台面,年终奖多少?孩子考多少分,能考上哪所大学?换了什么车,又买了几套房?谁谁谁混得风声水起了?谁谁谁又拿了多少风投?
不动声色的较量,人情冷暖背后的攀比,状元之死这篇文章精准地抓住了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人士的焦虑情绪。
然而随之而来的扒皮,揭示了这是一篇别有意图的,以惺惺作态的伪善口吻编造出来的催人泪下的虚假故事。
扒皮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昨天已经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看了个够。
这一次,咪蒙的嘴脸真的令人出离愤怒了。
02
廖一梅说过:“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但可怕的是,你稀罕的那份懂得,不过是别人眼中赚钱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咪蒙一向标榜的“懂你”。
为什么假保健品能骗走我们父母的养老钱?
因为懂你。
他们懂得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无节操地夸大保健品功效;他们懂得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的孤独和寂寞,嘘寒问暖,叫爹喊妈,打亲情牌,三送温暖,骗得老人的信赖,钱自然而然就到腰包了。
为什么渣男总能骗到姑娘?
因为懂你。
他们深谙女人心,知道怎么拿捏女性情感,所以才能够不断伤害女人。
为什么咪蒙能煽动粉丝情绪,收割流量,赚个盆满钵满?
因为懂你。
“说的太对了。”“超级超级赞同。”“太同意了!”这是粉丝们最常给咪蒙留言的话。其次就是像对老朋友一样,在留言区里宣泄着自己的各种不幸。
在粉丝的眼里,咪蒙太理解他们了,她是他们情绪的代言人。
咪蒙很聪明,拥有十几年在南都的传统媒体经历,又深谙新媒体的传播之道,她知道什么是下里巴人,也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同时她更知道什么更容易爆,更容易赚到钱,更容易收割粉丝。
有的人贩卖鸡汤,是因为她本身就是鸡汤服用者。而有的人,自己不喝,专供傻逼。
正如开头所言,咪蒙传播的价值观并不见得都是她自己认可的,但是傻叉们喜欢哪!既然你们这么不开化,那就干脆赚你一笔。
她就像是那些卖三无产品和厕所里做外卖的,反正我自己是不吃的,但是傻逼吃,傻逼吃了还点赞说好吃。
▲含咪蒙率成了流传的计算朋友圈好友质量的试金石。含咪蒙率越低,好友质量越高。
今天有这么多人呼吁“反咪蒙”,“咪蒙咪蒙,迷了就懵”。你以为她带怕的嘛?其实正中下怀。
咪蒙自己说过,争议不是坏事,自己被骂后广告反而更多了。“因为被骂了,你们(指批评者)傻不傻啊。”
捧还是骂,在她眼里,你都是傻逼。
“状元之死”引发的骂战是她第n次被骂上热搜了。每一次的争议,都代表着高关注度和号召力,以及更多的找上门的广告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数钱的同时,咪蒙甚至在一旁冷笑:傻逼,无论你是我的教徒还是声讨者,都阻挡不了我发财。我,稳赢。
03
咪蒙为什么令人作呕?作为文字工作者,她的书写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尊重。
这是我觉得咪蒙最可耻的地方。
笔耕不辍几十年,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作品《自在独行》的序里仍然表达着对“不敢有一点懈怠”的写作精神的致敬。
“任何文字,一经写出和发表,可能很快死去,也可能还要活着,供一茬一茬人阅读,那往后的写作就不敢有一点懈怠。你尊重了文字,文字就尊重你,轻慢了它,它必会使你自取其辱。”
而咪蒙,不仅没有对文字的敬畏之情,更没有对粉丝的尊重之心。
粉丝是她的衣食父母,她从他们手中攫取巨额利益,但是她从来没有真正打心眼里尊重过她的读者。
她炮制一篇篇爆文,把他们当傻逼一样糊弄。手段简单粗暴。
你以为她对你走心,其实她在走金。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那些疯疯癫癫的湾湾偶像剧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被侮辱了的心理不适感。我付出了钱和时间,你就拍这脑残玩意儿给我看?你有把我当个正常人看吗?
咪蒙爽文也如是。
在她的潜意识里,你们不配!什么营养文化餐?你们就只配喝混合了各种刺激味蕾的添加剂的毒鸡汤。
聪明,会拿捏人心是天赋,而善良,是种选择。
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人性的软弱,面对苍生,更应抱有一颗悲悯之心。
而有的人因为懂得,变本加厉地残忍。
她凌驾在你的智商之上,利用你的善良,你的眼泪,你的信赖,套现自己的利益。
慈悲和残忍,就在一念之间。
愿只愿,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而不是,因为懂得,所以残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