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群体免疫”是不是伪科学?

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的防治,要么杀灭病原体,要么严防死守不让其感染,再有就是被感染,与疾病作斗争,战胜病原体,获得对这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对于前两种方法,历史证明不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05:56:53

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的防治,要么杀灭病原体,要么严防死守不让其感染,再有就是被感染,与疾病作斗争,战胜病原体,获得对这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对于前两种方法,历史证明不太可行。人类历史上被消灭的传染病屈指可数,如天花、鼠疫。而要通过隔离病原体来防病也不现实,现在人员交流这么密切,防不胜防。那么,最后的方法就是获得对某个传染病病原体的免疫力。

当一个人获得了免疫(如得病后,或打了疫苗),他就不会再感染,当一群人(一定比例)获得免疫后,人群中就建立了“免疫屏障”,这个传染病就不会流行,因为传播途径切断了。

我们知道,在人群中要建立对某个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屏障,有两个方法: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可通过感染病原体(生病或无症状感染)获得,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减毒病原体或毒素)获得。被动免疫是直接注射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获得。

就新冠病毒而言,目前为止,疫苗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都没有研发出来,要获得免疫的唯一途径就是感染新冠病毒。这就是国外采取“群体免疫”措施的理论依据。

大家熟悉的小孩打预防针,即计划免疫,就是国外发明的对付传染病的“群体免疫”法,现已推广为世界通行的方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