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成功,投入使用?
2020年4月23日,牛津大学高调宣布,其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同步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使得新冠疫苗全球竞赛进入快车道。
鉴于
新冠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成功,投入使用?
2020年4月23日,牛津大学高调宣布,其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同步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使得新冠疫苗全球竞赛进入快车道。
鉴于国际竞争,新冠疫情的惨烈,以及当代生物技术的成熟,新冠疫苗可能会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跳步方式,在今年秋季,大流行第二波到来之前进入大范围推广接种。
牛津大学:计划9月前生产一百万剂新冠疫苗,有望在秋季前推广使用
2020年4月23日,牛津大学宣布其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冠疫苗同步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将招募1112名志愿者进行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
其中,10名参与者将在相隔4周时间接受两剂实验疫苗,作为ⅠⅡ期临床试验。
牛津新冠疫苗是基于黑猩猩腺病毒作为载体,经过修饰后可以在人细胞中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蛋白质作为疫苗。
对于牛津大学来说,这种技术线路是成熟的,优势在于单剂疫苗即可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并且不是可复制型病毒,因而不存在造成感染的潜在危害,安全性更高。
领导这项计划的萨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教授说,研究小组希望成功率可以达到80%,并计划在9月前生产一百万剂;如果成功的话,这些种疫苗将在秋季前广泛使用。
高福:新冠疫苗9月份或克进入紧急使用
4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或许九月份中国就有一种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疫苗,到明年初就能研发出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
高院士此论还是有相当底气的,因为,我国一种非复制新病毒载体疫苗在全球第一个进入了Ⅱ期临床试验,而另一种灭活病毒疫苗也进入了Ⅰ期临床试验。
而且,据称,牛津大学的疫苗也跟包括中国一家企业在内5家疫苗生产商存在合作关系,计划中的100万剂分别由5家生产。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可考虑在经充分试验测试前提前生产疫苗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 Hatchett表示,有必要时,甚至可以在有效性进行完全测试前就开始生产新冠病毒疫苗。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是一家促进疫苗研发的非营利组织,已经资助了几种新冠疫苗的研发。
CEPI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有相当底气的。
这种底气主要在于,当代生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就新冠疫苗开发来说,目前世界上有100种以上潜在疫苗正在研发中。
截止4月23日,已经有6种在WHO报备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我国和牛津大学的2种进入了Ⅱ期临床试验。
另有77种在WHO报备处于临床前实验阶段。
这些疫苗可以分为9种技术线路,其中一些技术平台基因成功开发和生产了多种进入临床使用的疫苗。
可以说,一些技术和疫苗生产商商非常成熟。
开发和生产一种新的疫苗,不过就是往旧酒瓶里装一种新酒而已,因而技术上存在允许跳步的基础。
有效疫苗的广泛接种或者是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唯一的指望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新冠疫情不会像SARS那样消失,并且极大可能在大流行过后演变成像季节性流感那样的地方性流行病。
尽可能早的恢复世界秩序唯一希望在于尽可能生产和推广有效的新冠疫苗的接种。
加之新冠疫情的惨烈,作为唯一可能遏制疫情的手段,科学家和政府在进行利益风险考量时存在更大份额优先考虑利益的空间。
新冠疫苗有效性也存在相当的折扣空间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变异频繁。
因而,针对RNA病毒的疫苗常规开发难度极高,很难开发出有效的疫苗。
这也是迄今多数RNA病毒都没有疫苗可用的原因。
而且,即使是可用疫苗,有效性也有限。
比如,流感疫苗,多年来研究显示,其有效性在19~54%之间。
而且,即使是这种低有效率,也存在很大争议。
也就是说,新冠疫苗,特别是早期疫苗,即使有效性不高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临床试验,特别是新冠疫苗这类紧急开发的疫苗,临床试验也未必能全面测试出其真正的有效性。
因此,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只要在充分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性允许打折扣的新冠疫苗绝对存在更大幅度跳步,在今年秋天新冠再次爆发之前进入广泛使用的可能。
而且,答主坚信,我国必然是世界上第一个广泛接种新冠疫苗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