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承担的太多,而能够帮助的太少,负不起的责任索性不负了,我觉得这届年轻人想的很通透,给他们点赞!!!1、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古到今,男女婚嫁形式一直是在变化的。从三妻四妾到
1、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古到今,男女婚嫁形式一直是在变化的。从三妻四妾到一夫一妻,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从异性相吸到讨论同性恋问题,婚嫁形式总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不断变化。
可以回想一下,最开始出现自由恋爱时、最开始出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争议时,大家也不是立刻就能接受的,凡事有一个过程,新的声音出现时,总是会带来许多讨论。
就像今天这个社会,一群人开始觉得,婚姻并不能带给他们享受,他们拒绝结婚,这无可厚非。我不认为这种想法是对的或是错的,只能说,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必然的过程,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其影响力是否会继续扩大可以交给时间慢慢检验。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个预判。
2、这是少数人的自嗨。
我认为,“结婚,没有什么好的”这种观点只是少数人的自嗨。
换句话说,也许有很多人同意这个说法,不管是不是单身,有没有结婚,提起婚姻总是期待和恐惧、欢喜和忧愁交织,矫情起来难免跟风调侃一句,装作毫不在意,但是这些人最后还是会选择结婚。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对婚姻更多的是期待,但有的时候也会担心很多事情,偶尔免不了和小姐妹调侃,“结婚有什么好的,一个人多么幸福”,但这话就万万不能当真了!
能坚定不移的排斥婚姻的人,总是少数,大多人不过发发牢骚罢了。
毕竟,结婚的目的可以有很多,比如,为了抵抗孤独,为了延续爱情,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经济依靠,甚至可以是,为了躲避闲言碎语,因为催婚的压力真的不可小觑。
这么一想,结婚也不是那么糟糕了。况且,错了还可以离嘛!
因此,我认为,“结婚,没什么好的”这种想法就跟喊着要辞职一样,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不会大规模流行。
3、这应该被包容。
这个时代,认为“不谈对象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不完整”的人还是挺多的,特别是在长辈群体中,有很多年轻人被逼着相亲、结婚,不是因为喜欢,也不是因为合适,而是因为年纪到了。
越是被催促、被逼迫,就越容易讨厌婚姻。要么匆匆找个人结了,要么反抗到底,这两者听起来,都挺不幸福的。
我认为,不管是独身主义者,还是不婚主义者,都应该被尊重、被包容。不结婚只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旁人无需过多指责。
就像俞飞鸿说的:“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如果遇到合适的,结婚也未尝不可,如果没遇到,享受自己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而且,照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哪有那么多的独身主义和不婚主义,大多数人不过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罢了!因为世俗的压力,无法耐心地等待和寻找伴侣,才会急躁,才会对结婚产生抗拒。
如果能多一点包容,或许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值反倒能有所提升!
当然,婚姻生活的琐碎和脆弱也是一部分人抗拒结婚的原因,爱会不会消失我不知道,但我懂得另一个道理:
比起一段失败的婚姻,我更怕面对一个不会爱人、不敢爱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