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话,也不会在老百姓中像今天这样推广普通话,但各朝代都有官方语言,官语是统一各种话意的“秤”,否则在官方各文案中真要成“大杂烩”!不可能一种方言一种意思记录文案
反问你一句,你觉得,你在单位开会,做发言做报告,哪怕只是做周总结、汇报日常工作的时候,所说的话。
和回家之后,与自己老爸老妈吃饭聊天看电视的时候说的话。
以及和自己哥们姐们等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所说的话,还有电视上新闻联播里说的话,都是一样的话吗?
古人也是一样的,普通百姓的平时交流,与官面上的书面往来,根据环境不同,是有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的。
而且,古时候没有普通话的明确概念,各地区的方言俚语被使用得更加广泛,其实并不是大家都在说文言文。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学习到的文言文,能够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古时候的八股文,也就是古时候的官面文章,官方的正统议论文。而不是老百姓日常交流的日常语言。
八股文,其实就是古时候的论文,其实我们现如今,也是随时随地都没有离开议论文的影响的。大到考学历的毕业论文,小到每星期的工作周总结,其实都是议论文的格式。
但这不代表我们生活中的语言,也必须要论点论据论证地按照一定格式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