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建成可不是糟糕之人无能之辈,不要把评书演义当史书。李渊和其原配窦氏夫人有四个儿子,第四个儿子李元霸早卒,成年的有三个,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隋朝末年,天下大
李渊和其原配窦氏夫人有四个儿子,第四个儿子李元霸早卒,成年的有三个,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身为隋朝重臣的唐国公李渊镇守晋阳,执掌一方军政大权。李渊其人“帝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眼看着隋朝的天下必将失去,他也暗中部属力量准备有所行动。公元617年,李渊正式在晋阳起兵。李渊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之中,其次子李世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后来的史书记载,晋阳起兵主要是由李世民促成的。这或许是有些夸张,但李世民的作用肯定是要高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
晋阳起兵之后,他们很快夺取了长安城。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建立了唐朝。不过在当时,争夺天下的各路诸侯还有很多,唐朝也不过是只控制了关中平原很小的一块区域而已。唐朝花了八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统一天下。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之中,次子李世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经常作为领兵元帅带兵出征,很多关键性的大战都是由李世民完成的。比如公元620年,李世民带兵消灭了占据洛阳的王世充政权,这是李唐王朝夺取天下的关键性一战。虎牢关一战,李世民更是亲自带兵冲锋陷阵。
根据礼法,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在唐高祖称帝之后不久就被立为太子。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他的责任是辅佐皇帝处理朝廷的日常政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处理朝廷的日常政务,很难见到功绩。而在外打仗的功绩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李建成的能力也并不弱于李世民。只不过是他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自古来,太子出征都是大忌!不过,李建成也不是没有上过战场。李世民在夺取了河北地区之后,河北地区很快就又出现了刘黑闼的反叛。而镇压刘黑闼则是由李建成完成的。从李建成处理刘黑闼的过程之中可以看出,他假如有机会和李世民一样上战场,他也未必会输给李世民的。
正因为李世民在征伐天下过程之中所立战功大到了无法可赏的程度,李世民对于太子之位肯定是有所觊觎的。而李建成对于这么一个功高震主的弟弟,也肯定是放心不下。双方的矛盾在不断积累。唐高祖李渊也注意到了儿子们的嫡庶之争,他也试图调节他们的矛盾。就在李渊还没有拿出具体措施来调节他们兄弟矛盾的时候,他们兄弟之间已经爆发了一场火并,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兵变。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亲自射杀了李建成,尉迟敬德杀了李元吉。事已至此,李渊也只能接受现实,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很快就禅让了皇位。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
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很注意修史,这一方面是他要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出治国之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很担心史书上到底会如何记录他的所作所为。就这样,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史书把李世民记载为一代英武帝王,而李建成则是暗弱不堪。事实的真相恐怕并不是如同胜利者的一面之词所描写的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