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鸿钧老祖堪称三界第一人,为何见到准提与接引还自降身份?

原著党答一波。万仙之役后鸿钧出场,时玉虚同盟四巨头(元始、老子、接引、准提)都在,鸿钧和西方两位教主一共就说了两句话,我不知道所谓“自降身份”从何而来?
一、两句话
第一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18:53:56

鸿钧到底有多大的神通,修为高到什么程度其实都是未知的,书中的几大圣人真正出手的只有鸿钧的三大弟子和西方教两位教主,其他的昊天上帝、瑶池金母、火云洞三皇,甚至女娲娘娘实力都是谜。

鸿钧之所以被捧的高,一来因为他是老子三兄弟的老师,二来是现代网文的影响力。只看原著,所谓的第一人并不明确,而高辈分也只是相对的。

鸿钧是否称得上三界第一

只看原著,称鸿钧是三界第一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是老子三兄弟的老师,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书中既没有提到他有什么无上神通,也没有提到什么创世元灵之类的设定。

西方教的两位教主实力与三清相当(这么称呼是为了方便,原著的三清不是指老子三兄弟),甚至略微逊色,所以在见到鸿钧之后打算行弟子礼,这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但是其他没出手的几位圣人实力一定在鸿钧之下吗?那倒未必。

首先说女娲,女娲是一个独立且独特的存在,他和三清、西方两位教主没有接触,也不算真的参与了封神之战,之所以插一杠子,完全是因为觉得纣王亵渎了她。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不好说,而从她寿诞还去朝贺火云洞三皇看,她的地位不比三皇高。

根据书中的设定,女娲是妖族领袖,三皇是人道领袖,三教共议封神榜中的三教并非阐教、截教和人教或者道教,而是阐、截两教和人道。人道不是一个宗教或者教派,他指的是一个群体,而人族既是万物之首,又是给各大教派提供血液的源泉,所以人道的地位在某种程度来说还在阐教、截教之上。

另外,昊天和瑶池金母更是超然的存在。封神榜的建立第一个原因就是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称臣,尽管最终十二金仙没有封神,但是封神榜的建立令昊天颇为满意,因为最终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胜十二金仙。

执行封神的是姜子牙,三教共议封神榜的是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而让她们做这些的是鸿钧道人,看似鸿钧最高级,但他也不过是在完成昊天上帝安排的工作,所以从地位上来说,昊天上帝才是最高的,三界主宰不是某个教派的创始人可以比拟的。

试想,如果昊天上帝没有比肩鸿钧道人的实力,凭什么让鸿钧顺其意行事?地位?没有实力,哪来的什么地位,怕是早被从大天尊的宝座上拉下来了。

不要说什么昊天只是鸿钧的看门童子,用这样的说法来侃封神只会贻笑大方。

鸿钧是否自降身份

《封神》中的辈分看着一直都挺乱的,闻仲不过是金灵圣母的弟子,地仙一流,却与天皇时期得道的赵公明、三霄平辈论教,不仅仅是他,连杨戬也对云霄口称“道兄”,而云霄在得知他是杨戬之后并没有觉得丝毫的不妥。

同样的,燃灯被十二金仙和姜子牙称作老师,而面对老子和元始天尊时,燃灯则与十二金仙一样执弟子礼。

再来说西方教的两位教主,他们是圣人中最早出场的,如果是初读,我想没人能想到二人居然有比肩三清的实力,因为无论燃灯还是十二金仙,都以道友与二圣平辈论教,之后老子、元始与二圣会面,依旧是平辈论教,特别是万仙阵,准提帮助文殊广法天尊提升修为,明显就已经是一副长辈的派头。

鸿钧出场后,接引与准提想行弟子礼,被鸿钧婉拒,他们也没有坚持,于是又提升了一个辈分。

其实这种看似混乱的辈分,恰恰说明了《封神》世界的独特性。阐教、截教虽然同出鸿钧一脉,但相互之间并不买账,最多就是提一嘴大家同出一脉,而且三清的称呼也不是传统的师兄、师弟,而是小的叫大的道兄。

这就说明,在那个独特的设定中,除了亲师徒,其他如果各成道统,那么就不存在那么严格的辈分之论。截教规模大,所以除了常伴通天的四大弟子之外,其他二代、三代弟子各论各叫;阐教与截教互不同属,也是各论各的,而最常用的称呼,就是“道兄”“道友”之类的,除非是明显的小字辈,遇见不认识或者知名的上仙才会口称“老师”。

杨戬有比肩甚至凌驾十二金仙的实力,自己的亲老师、师叔没办法,但是对于其他教派的人物,只要不是圣人,自然不会在称呼上太客气,这就是实力所带来的资本。

阐教和截教尚且如此,更何况鸿钧与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开辟的是与鸿钧完全不同的道,他们的修为虽然不如鸿钧,但教派不同,没有道理一定低一级,而鸿钧作为长者,虽然资历深,但是说句不好听的,我不是你徒弟,也不归你管,给你面子和你客气客气,不给你面子你也得看着。

综上所述,在实力上,鸿钧算不算三界第一人不好说,但是面对接引和准提,他绝对不算自降身价,两个没关系的公司首脑高层,年纪和资历重要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