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海战中,经远舰是如何沉没的?其战斗力如何?

谢谢邀请!
“经远”舰是中法战争后中国在德国订造的装甲巡洋舰,拥有水线带装甲防御,不过其战斗力在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中其实是偏弱的,大致处在中下游的位置,其主要问题是火炮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22:36:41

谢谢邀请!

“经远”舰是中法战争后中国在德国订造的装甲巡洋舰,拥有水线带装甲防御,不过其战斗力在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中其实是偏弱的,大致处在中下游的位置,其主要问题是火炮备炮较少。

“经远”级军舰排水量2900吨,但是主要火力只有首楼甲板上的一座双联装21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以及舷侧的2门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剩下还有诸如哈乞开司47毫米口径5管机关炮2门、37毫米口径5管机关炮5门、47毫米口径单管机关炮1门等小口径火炮。甲午黄海海战前,虽然加装了一些53毫米口径的格鲁森炮,但是对军舰的总体火力强度并没有太大提高。

这种2门210毫米炮、2门150毫米炮的配置,在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中也只能说排在中下游位置,更不用说和当时日本海军如狼似虎的新锐巡洋舰相比了。

(日本美术作品,黄海海战中的“经远”舰。图中可以看到该舰武备配置的特点,即军舰的后半部没有大口径火炮)

(西方美术作品,“经远”舰战沉)

再说“经远”舰的沉没。

1894年9月17日,“经远”舰随北洋海军参加了黄海海战,战斗中和“致远”舰被编为一个小队,列在北洋海军横阵的左翼方向。海战开始后,“经远”的表现非常英勇,曾和“定远”一起试图夹击日本军舰“比叡”,又和“致远”“广甲”等舰一度对日本军舰“赤城”进行过痛击。

海战进行到下午3时30分,在“致远”舰沉没之后,北洋海军阵形发生溃散,当时已经负伤的“经远”舰在试图退出战场过程中被日本第一游击队追击。此后关于“经远”沉没的细节情况,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大致上就是被日本第一游击队追击,而后在当天的下午5时之后重伤沉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