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统天下后杀死了身边的功臣,嬴政一个没杀为何说是暴君?

都说最难猜测的就是君王意,可事实上人的心思都不好猜,就拿秦朝覆灭,刘邦建立大汉来说,很多人都说他杀害功臣,可是后人没有人说他是暴君。然而,秦始皇当时没有杀害自己身边的大臣,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8 03:35:53

在我看来,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杀死身边的功臣没有人说他是暴君,而秦始皇不杀一人,却有人说他是暴君,那都是有原因的。

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说刘邦。

秦末汉初,刘邦的行事风格,不仅仅是暴力取得天下,而其身上还有一个不可抹杀的优点,那就是宽厚待人。想当年,项梁死后,楚军权力归于楚怀王。楚怀王跟宋义等人商议,要派一支军队迅速打入咸阳城,项羽听说后要执意加入,但被楚怀王否定了 。楚怀王认为项羽为人残暴,嗜好屠城,不是最佳人选,而最佳人选应该是刘邦,因为他为人宽厚。

后来,刘邦率军西进,进入咸阳城以后,不是烧杀掠夺,而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等他要退出关中时,关中百姓感激涕零 ,纷纷排队为他送行,很多人都想让他当秦王。可见,刘邦之仁厚不是吹出来的。

刘邦夺得天下以后,对功臣大开杀戒。他为什么要杀功臣?你以为他喜欢杀人么?当然不是。他杀功臣的背后,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强大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为了汉朝的统一。

先来说说项羽一统天下之后,为什么屁股还没坐稳,诸侯们就背叛呢?那是因为天下诸侯并不是一条心,那些得不到好处的人以及得到好处人的,个个心怀鬼胎,大家都想得到更多或者最多,于是又打起来,重新分割天下。

刘邦一统天下之后, 七大异姓诸侯王之中,个个手中紧握兵权,而且没几人能够真心拥护刘邦的汉朝。为什么他看出异姓诸侯王没几人能拥护他呢?首先是燕王没缘没故的就造反了,然后韩王信也没头没脑地就造反了,后来又是陈豨也跟着造反了。所以刘邦看出,不将这帮异姓诸侯王洗干净,天下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所以后来,韩信,彭越,英布等等,才一一被杀。杀掉他们以后,分封刘氏诸侯王, 事实也证明这是正确的事情。

维护天下稳定,这是为百姓着想之事,刘邦凭什么要被称之为暴君呢?而且刘邦杀的人是诸侯王,那是刘邦跟功臣之间的事情,百姓当然也不会就这事认定刘邦是暴君。

更让人安慰的是,刘邦为了天下百姓,还将治国制定做了适当的调整。我们知道,秦国法律苛刻,百姓人人自危,而刘邦上台之后,削法治国,在对匈奴一战失败以后,并没有强行征战下去,而是采取和亲政策,然后实施休兵养息之策,让百姓有苟喘之机。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刘邦都不能算是暴君。

反观秦始皇,尽管统一天下,建立了不朽功业。后世只看到 秦始皇修长城,修直道,北击匈奴,南征蛮越等伟大奇功,须不知,秦始皇所做的这些都是建立在短时间极度消耗国力,不管百姓死活的基础之上弄成的。

有人会说,秦始皇难道做这些都错了么?秦始皇的梦想当然没有错,但是他的方式绝对错了。错就错在太过于急功近利,不管百姓死活,而大兴土木工程,让百姓哀嚎遍野。

反观汉朝的吕雉,为了修长安城墙,吕雉是分多年来进行的,一年只派一小部分百姓前来修城,结果修了很多年才修好。为什么一年只派一部分百姓修城,而且一修不超过三个月呢,吕雉就是不想干扰百姓,好让百姓休息。

请问,秦始皇为修陵墓,修长城,修驰道之时,考虑过百姓的感受么?而且他制定的过于苛刻的法律,又考虑过百姓的感受么?所以,秦始皇被称之为暴君绝不是偶然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