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大杀功臣的时代,张良如何做到善终?

谢谢邀请!刘邦称帝后,先是大封功臣。他让张良自己在齐地任选地方三万户,打算封为食邑!张良不同意,说只原在留县!留县是张良第一次见到张良的地方。张良说,那是韩国已亡,我已是布衣,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4 13:43:34

张良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深谙"功成身退,天之道"的几个大明白人之一。

他岀身于战国时期一一韩国贵族之家。祖、父均为韩国重臣,秦灭韩后,一心找机会报仇复国。据史载,他是半人半神的黄石公的高足,并亲授他《太公兵书》,使张良成为一个奇人。

他和反秦起事后的刘邦一见如故,从此成为汉王、高祖一一刘邦的心腹益友、重要谋臣。在反秦和四年的刘项之争中,他屡献奇谋,最终助刘邦成就了帝业。他做为汉初三杰之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刘邦对张良高度的评语。论功封赏时,他的爵位本来很高,但:"高鸟尽,良弓藏。敌国败,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岂能不知,故以身体有恙多次推辞。在刘邦多次挽留:天下刚定,我离不开先生。才勉强接受了封地最小的"留侯"爵位"。

反观韩信,功高震主,还不知进退。在已被怀疑被刘邦试探时,还夸夸其谈,自己用兵多多益善,而刘邦超不过十万。终遭杀身之祸。萧何能善终,靠的是装疯卖傻。唯张良去意己决,刘邦实在挽留不住,径直往山中修道去了。

不过张良影响力未减。当刘邦欲废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时,吕后一片惊慌,没了主意。她想到了张良。屈身前往山中求救如何应对挽回。张良不显山不露水献上一策,才使吕后、刘盈母子化险为夷。

商山四皓是当时名士,刘邦几次相请均遭婉拒。

一次朝堂之上岀现了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商山四皓。刘邦回宫后叹道,四皓出山辅助太子,这可能是天意。从此打消了废除太子的念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