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因为臣子的权力被分割了,
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个皇权相权(臣权)不断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臣子权力逐渐递减,而皇权逐渐上升,清朝皇权达到顶峰。
这点从宰相的演变就可以看出
谢邀,因为臣子的权力被分割了,
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个皇权相权(臣权)不断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臣子权力逐渐递减,而皇权逐渐上升,清朝皇权达到顶峰。
这点从宰相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来。
秦朝开始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长,无所不包无所不管,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连皇帝的私生活都可以管,所以相权威胁皇权,汉武帝杀了多少丞相?
汉武帝开始,用自己的秘书助理取代丞相的决策权,丞相沦为执行机构,
而到了东汉,皇帝的秘书机构逐渐成了真正的宰相,又威胁皇权了,于是又用新的秘书取代丞相化的秘书,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都是曾经的秘书。
到了隋唐,索性一起做宰相,于是就有了三省六部制。
此时的相权已经被削弱了,臣子开始分文武,而威胁皇权的成了武将。
而后的几百年,都是皇权跟武将的斗争。
如果概括一下,唐朝及以前是贵族政治,而宋朝开始,算是官僚政治了。
分界线大约是科举制度的成熟过程,科举成熟以前,官僚的选拔基本上是世袭制,世代为官,显然,相当于帝国的股东了,小股东(权臣)联合起来就可以把大股东(皇帝赶下来),而科举成熟以后,选拔的都是底层人,相当于打工仔,打工仔不可能把老板干掉吧?
所以,不仅仅是宋朝明朝,宋朝以后的朝代,除了元朝和清朝初期,都没有权臣,就更别谈篡位了。
拿宋朝来说,一路(省)的长官是四司使,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四个高级职位是平行的,互不统属,没有一个文官节制他们四人,这四个人怎么造反呢?
而朝廷里,也是群相制,没有一个百官之长,怎么造反呢?
如果这么说不明白,想一个问题,某些公司为什么不上市?
如果是普通公司,老板一人说了算,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
如果上市,老板最多是大股东,小股东联合起来就可以把大股东赶走,创始人被赶走的很多吧?比如乔帮主。
宋朝以后是独资公司,而宋朝以前是股份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