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abb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以及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abb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


2、白日依山尽中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22:34:4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以及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abb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 2、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3、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中“尽”意思是消失。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的意思是: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

出处: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关于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只能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空留遗憾。2001年7月,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的尽的意思是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依傍着山峦沉落。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化的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译文:夕阳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波涛汹涌,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都看透,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