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贺州学院专科招多少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贺州学院招生人数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贺州学院西校区是哪些系学生住的呢?
2、广西贺州学院这个学校好不好啊?
今天给各位分享贺州学院专科招多少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贺州学院招生人数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贺州学院西校区是哪些系学生住的呢? 2、广西贺州学院这个学校好不好啊? 3、2019年贺州学院总共有多少学生? 4、贺州学院占地多少 5、2019年贺州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贺州学院西校区是哪些系学生住的呢?物电、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初等教育、人文管理、生化、体育、艺术系11个系的学生在西校居住。西校区位于西郊,前身为贺州师范学校,西校区校址为贺州市芳林路147号。
贺州学院西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
学校以工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主,积极发展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和农学等学科。现有本科专业48个、专科专业24个。学校拥有广西重点学科2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5个、广西创优项目5项、广西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建设学科3个,是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
全日制在校生13746人,其中本科生11696人、专科生1918人,留学生28人;与大连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6人。
广西贺州学院这个学校好不好啊?
广西贺州学院相关评价:
1、师资方面:截至2017年3月,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34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任教师67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18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7人;
特聘客座教授、知名专家93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贺江学者”特聘专家岗1人,双师型教师210人。
2、宿舍环境方面:截止到2020年7月,学校现有学生宿舍是公寓式宿舍。两个卫生间,6人床,上面是床下面是连在一起的课桌,衣橱和放物架,还有个小阳台和洗漱洗衣台。
3、教学成果:截至2020年7月,学校获自治区级教改教研立项课题129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合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641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78项。
舞蹈《嫁郎》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二等奖;舞蹈《我从瑶山来》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
舞蹈《山·阳光》参加广西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二等奖;“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有在职教职工934人,专任教师672人;
有全日制在校生13746人,其中本科生11696人、专科生1918人,留学生28人;与大连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6人。设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4个专科专业。
2019年贺州学院总共有多少学生?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亩,另有占地230多亩的黄姚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0万册。学校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积极发展教育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和农学等学科。现有本科专业44个、专科(高职)专业14个,全日制在校生16600多人。在职教职工1000多人,专任教师7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5人,正高级职称教师6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3人。
贺州学院占地多少贺州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
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有在职教职工934人,专任教师672人。
有全日制在校生13746人,其中本科生11696人、专科生1918人,留学生28人;与大连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6人[1]。设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4个专科专业。
扩展资料:
校训
自强、自立、求知、求真
校训释义:
“自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召唤激励着一辈又一辈中华儿女奋发努力。“自强”就是充分认识自我、相信自我,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充满信心,勇于面对。“自强”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把荣辱得失都归因于自己,不怨天,不尤人。“自强”是大有作为的人生哲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激情澎湃的人生状态和永不言败的人生豪情。“自强”是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自立”是人生的基石。“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只有“自立”的个人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有益于社会。只有“自立”的国家才会不受欺负,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者,人之力也。”唯有“自立”才能赢得尊严。如果说“自强”是一种精神,“自立”就是一种作为;“自强”是一种仰望理想,志存高远,“自立”就是一种俯视大地,脚踏实地。
“求知”即求得知识、求得博学,它是每个人固有的内在潜力,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经常自我反省,坦诚自己所不知,以真诚谦虚之态度求知,才能不断进步。“求知”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紧跟时代;才能增长才干,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求真”是大学的内在秉性。它要求拒绝假、丑、恶,与真理为友。“求真”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努力前行,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物质变化的规律性。“求真”要求我们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求真”要求真抓实干,不走形式,紧紧把握发展主线,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教师追求真学问,学生学到真本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贺州学院
2019年贺州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贺州学院(英文:HezhouUniversity)是具有73年办学历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国首个长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贺州市,交通便利,贵广高铁、桂梧高速、广贺高速、洛湛铁路贯通全境,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高铁到广州一个半小时,到桂林一个小时。
学校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早在1938年, 同济大学 曾因抗战避乱在此校址办学),后更名或改建为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04年元月贺州市师范学校并入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贺州学院。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准正式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回访;成为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现有在职教职工880人,专任教师59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7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共454人。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人才小高地成为广西人才小高地,广西教学名师1人,贺江学者1人,双师型教师127人。全日制在校生11656人,其中本科生10111人、专科生1545人;留学生105人;与 大连工业大学 共同培养研究生16人。
学校以工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主,积极发展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和农学等学科。现有普通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12个。成为教育部与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首批合作签约院校之一;拥有广西重点学科2个(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课程与教学论)、广西重点学科立项建设项目1个(物理电子学),广西高校特色专业5个(汉语言文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广西急需专业1个(应用化学)、广西特色专业群5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类专业群、工商管理类、文化创意类、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类)、广西创优项目5项(汉语言文学特色本科专业、贺州学院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业人才协同育人基地项目、贺州学院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发展中心、贺州学院教育部中心通讯ICT行业创新协同育人基地项目、贺州学院·黄姚古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旅游实践教育基地),广西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建设专业3个。学校是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搭建“厂中校”“校中厂”以及校企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多种模式并存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合作建设“数字媒体产业人才项目实训基地”“数字媒体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和“凤凰数字媒体‘产•学’研究院”;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贺州学院新道经济管理学院和新道创新创业学院;与广东宝贤集团共建贺州学院餐饮管理学院;与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共建三诺科技学院;与钟山县人民政府共建村镇学院;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贺州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与广西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甲骨文(广西)OAEC人才产业基地贺州学院中心”等等。
学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由第二课堂引入到了第一课程;通过开展卓越人才试点、课程置换、实践性选修课等方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改成果更加显著。获自治区级教改教研立项课题100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合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依托学校现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发展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建有3520平方米的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供给近100个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281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74项,自治区级奖项1207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27项,自治区级90项)。
学校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绿色包装防伪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桂东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符号计算与工程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贺州市重点研究室2个(碳酸钙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微波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依托上述学科平台,学校形成了南岭民族走廊族群历史文化族群关系、贺州方言、桂东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等特色领域研究,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26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118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国家授权专利6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67篇。
学校传承“自强、自立、求知、求真”校训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为主题,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以“桂东百家讲坛”“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品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含民俗文化专题展示馆、贺州矿冶钱币专题展示馆、契约文书专题展示馆、贺州民间木雕工艺专题展示馆、粑文化专题展示馆、石雕文化专题展示馆、度量衡专题展示馆;博物馆已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成为广西高校唯一一家经国家备案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语言博物馆(全国首家高校语言博物馆、首家专业的实体语言博物馆);“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中国梦我的梦”贺州学院大学生艺术巡梦乡村行活动、“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讲堂建设、铭记抗战•关山重度——贺州及周边县区原抗战老战士寻访活动等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是《经济》杂志社举办的首批“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泰国、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或合作关系,已选送24批学生出国学习,招收了23批外国留学生。
学校环境优美,绿草如茵,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3A景区,自治区级“绿色先进集体”“绿色大学”“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天,学校正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品学兼优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强化应用,开放合作、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