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以及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2、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以及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2、一衣带水的水原指什么水 3、成语“一衣带水”中,“水”原指什么? 4、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一衣带水当中的原指的是长江,其出处为《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一衣带水成语详解
一衣带水的水是指长江。一衣带水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一衣带水指长江
含义:一水相隔,如同衣带那样窄。比喻双方离得很近。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一衣带水的成语典故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俄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长江简介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一衣带水的水原指什么水
一衣带水当中的原指的是长江水。
“一衣带水”作为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出自《南史·陈纪下》。
如今常用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地域相近仅隔一衣带宽,不足以限制交往。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条水。以上意思已经从最初的原意扩大了,如果真正读懂“一衣带水”的原本出处。
隋朝与陈朝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长江之水”不过“一衣带”宽而已,面对陈朝朝政败坏、民不聊生的局面,我身为天下之主、百姓父母,岂能不管?理当拯救百姓苍生于水火。
成语“一衣带水”中,“水”原指什么?毋庸置疑,"水"原指长江。现在大家提到了这个,我们来谈谈一位存在感低到无法再低的开国君隋文帝杨坚。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统一北方后,面对长江以南的陈朝,他要统一全国,于是,他经常对手下人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因为像衣带似的长江就能挡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
位于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距正西方5公里,即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旁,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坟墓,它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坟墓,它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就杨坚而言,隋文帝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第一个皇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被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榜》中,隋文帝与成吉思汗、毛泽东等中国仅有的三个“君王”伟人,位列其中,隋文帝排第82位!隋文帝是西方人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为什么隋文帝会有这样的声望?因为隋文帝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他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建立于公元581年的大一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统一全国的皇帝。隋文帝统治下,人民安息,社会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辉煌时期。中国没有步古希腊、古罗马的尘埃,隋文帝功不可没。
二、北击突厥,稳定东亚局势,让中断百年的汉文化得以恢复。这为隋朝的发展乃至中国后世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民、少数民族称“圣人莫缘可汗”,成了天下共同的圣贤可汗。此为中华天子第一例,也是异族国君。
三、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组织严密、影响深远,创立科举制、《开皇律》,并首次确立了五刑(刑、刑、刑、刑、刑)体系,并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稳定、文明发展的重要制度。
四、他建造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兴城。它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都城大7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大兴城”的设计与布局思想对后世中国都市建设,以及日本、朝鲜的城市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唐末五代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隋朝的开创,就没有唐朝的辉煌。
其次,隋文帝除了雄才伟略,还是一位非常罕见的坚持爱情的典范皇帝。尽管做了皇帝,却没有三宫六院、四处奔波,却一直只“爱一个女人”,即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二人四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可谓同甘共苦,感情真挚热烈。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隋文帝还是个孤儿,从小在寺院里长大,一呆就是13年,一直在寺院里被僧人养大,礼佛上香,问师寻道,佛学参悟深刻。杨坚称帝后,大兴佛教,周武灭佛之后,佛教再次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于乱世中崛起,父母双亡,历万苦千辛成为开国皇帝,这不是妥妥的小说男主设定。但这个故事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上一万倍,当时南北长时间分隔,其文化差异带来的对统一的认同感也越来越低,难度可想而知,他是幸运的却也是辛苦的,毕竟这统一的重任太重太重。这样的一个皇帝,你尊重还是不尊重啊?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水”原指长江。
1、意思:一水相隔,如同衣带那样窄。比喻双方离得很近。
2、出处:
《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译文:北周与陈国以长江为界。隋文帝取北周而代之后决心灭陈,对仆射高颍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一水之隔: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
《古诗十九首》其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译文: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2、近在眉睫: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列子·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译文:即使远在八方荒远之地以外,或近在眉睫以内,来干扰我的,我一定都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