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有多少博士后 四川大学博士留校

今天给各位分享四川大学有多少博士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川大学博士留校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四川大学在哪


2、四川有那几所可以培养硕士和博士的大学?


3、四川985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10:32:19

今天给各位分享四川大学有多少博士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川大学博士留校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川大学在哪 2、四川有那几所可以培养硕士和博士的大学? 3、四川985大学名单 4、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地址 5、四川大学研究生报录比是什么? 6、四川大学面积是多少? 四川大学在哪

四川大学地址:

(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邮编:610065

(华西校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 邮编:610041

(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 | 邮编:610207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川大还不错,综合实力可以,但是理工科。。。呵呵,文科稍强,医科靠华西医科在吊打全国绝大部分学校 川大生物挺好的,每年出国保研的人都挺多的。出国读研究生的话还是挺方便的,每年应该有差不多20个的人出国吧,这已经是超过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了,而且去的学校也挺好的,因为光是本科期间就有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差不多有百分二十的人都有交流经历,每年基本上一半的人都能够保研。至于就业就看自己了,本科出来也是可以的,毕竟是川大的。硕士和博士出来的话,还是要看整个行业大环境的发展了。

老师很有想法,对学生很宽容,教学环境很好,环校公路是我很喜欢的地方。时常在这里和朋友一边骑车兜风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时的兴起会让我们从校内溜到校外,围着整个川大转一圈。不得不说这样真的很畅快,能够消解掉我一大半的负能量。也时常在这里一个人戴着耳机听歌漫步、夜跑、抬起头举起手机拍天空、低下头看江安河倒映的每一寸灯光。夜晚,在白石桥散步时,听到桥洞里传出吉他声,河岸有人吹着笛子萨克斯,竹林里不知道是谁拉着小提琴演奏梁祝。风柔柔吹着,所有的音乐被揉在了一起,我看着江安河上粼粼的波光,觉得这里是这么温柔又宁静。

四川有那几所可以培养硕士和博士的大学?

四川大学 所在地 成都

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28个博士点,345个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西南交通大学 所在地 成都

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电子科技大学 所在地 成都

现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点、

西南财经大学

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成都理工大学 所在地 成都

设有工学、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西南科技大学 所在地 绵阳

有3个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联合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 所在地 雅安

),32个博士授位学科专业(包括3个一级学科授位专业),3个专业学位授位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成都中医药大学 所在地 成都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

四川师范大学 所在地 成都

2个博士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

西南石油大学 所在地 南充

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

当然还有九院,就是核研究所,也可以培养硕士和博士,在绵阳。

四川985大学名单

四川985大学有3所,分别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具体解释如下:

1、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四川211大学名单介绍如下:

1、电子科技大学,所在地区: 四川。

2 、四川大学,所在地区:四川。

3、西南财经大学,所在地区:四川。

4 、西南交通大学,所在地区:四川。

5、四川农业大学,所在地区:四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地址

四川大学在成都。

四川大圩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现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

四川大学的特点

四川大学目前被教育部评为双一流A类大学、985大学、211大学、国家重点大学、强基计划、中央部属大学、具有保研资格的大学、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高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高校、双万计划高校。

从教育部官方给的这些级别标签可以判断四川大学是一所档次极高、实力非常强的好大学,四川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大学,非常值得高三学生去报考。

四川大学目前拥有3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还拥有47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7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川大学: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所在区域:武侯区

四川大学共4个校门

川大西门:成都市科华北路133

川大北门: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川大东门:成都市望江路29号

川大南门:文华大道,郭家桥北街

四川大学研究生报录比是什么?

四川大学研究生报录比是在5:1左右。

学校现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在建眉山校区;有全日制本科生3.7万余人,研究生2.8万余人。截至2020年底,专任教师4578人。

学校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7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截至2019年10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9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面积是多少?

四川大学占地面积7050亩

其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12个门类,有36个学科型学院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学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恢复“四川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4万平方米,在建眉山校区;有教学科研岗共6571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9万余人。

                                 

科学研究

四川大学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下辖35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1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截至2019年10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9个。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凝聚态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教学建设

四川大学推进本科“412”质量工程,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以及举办创新班深化教学改革;从2001年秋季起,在文理工各学科新生中率先试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投入资金9712万元,实施了“523实验室工程”一、二期建设,并将望江、华西校区原有的200多个实验室归并为70个。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3篇;有7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00余项;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0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二。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文化传统

凤钟楼图像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百年老校象征的原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古建筑意象与凤凰涅槃图腾创意而来。钟的两侧是一对相向高歌的凤凰。双凤之间形成“川U”两字,U表示“University”,与负形形成的“川”字一起意指“川大”。同时,“川”字三笔画像三条水脉,向上延伸,交汇一点,并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其中下端是“Men”的缩写M。一对凤凰、三条水脉、“川U”之形,且人立其中,整体有机融构成钟的图像,同时又酷似一座蓄势向上、顶天立地的学术殿堂,既隐含川大海纳百川并最终两次强强合并、三水融一的发展历史及革新精神,又寓意由三所重点高校合并一体的新川大,百年涅槃,不断升华,旨在弘扬百年传统,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钟声敲开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园。

四川大学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首先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它反映了原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强合并”前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其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四川大学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再次,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经、管、法、艺,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汇,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