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中几何证明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中几何证明题书写规范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求解一道初中几何证明题啊啊——100分!!!!
2、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
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中几何证明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中几何证明题书写规范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求解一道初中几何证明题啊啊——100分!!!! 2、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 3、初中几何证明问题,在线等…… 4、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 5、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解题技巧 6、求解一道初中几何的证明题.... 求解一道初中几何证明题啊啊——100分!!!!解:(1)证明:∵等边△ABD和等边△BCE,
∴AB=DB,BE=BC,∠ABD=∠EBC=60°,
∴∠ABE=∠DBC=120°,
在△ABE和△DBC中,
∵ AB=DB∠ABE=∠DBCBE=BC
∴△ABE≌△DBC(SAS);
∴∠AEB=∠DCB,
又∠ABD=∠EBC=60°,
∴∠MBE=180°-60°-60°=60°,
即∠MBE=∠NBC=60°,
在△MBE和△NBC中,
∵ ∠AEB=∠DCBEB=CB∠MBE=∠NBC
∴△MBE≌△NBC(ASA),
∴BM=BN,∠MBE=60°,
则△BMN为等边三角形.
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成绩也决定了我们中考成绩的好坏,在数学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几何证明题是必考知识点,但是很多同学对于这种题型不知道如何下手,几何题型在将来的高中数学中也是基础内容,所有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三.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四.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六.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七.证明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八.证明两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九.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十.证明四点共圆
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顶点共圆。
2.外角等于内对角的四边形内接于圆。
3.同底边等顶角的三角形的顶点共圆(顶角在底边的同侧)。
4.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5.到顶点距离相等的各点共圆。
拓展阅读:数学成绩怎么提升
主动预习
预习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主动思考
很多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听,不能主动思考,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听课过程中不思考惹的祸。除了我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定义,这样解题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主动去想,不仅能让我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也能激发对某些知识的兴趣,更有助于学习。
靠着老师的引导,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 方法 !
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不要局限于本题,而要做到举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个题目,要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加简便的方法,这样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思路,这样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必须要有错题本
说到错题本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的 记忆力 好,不需要错题本就能记住,这是一种“错觉”,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等到题目增多,学习内容加深,这时就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错题本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知识短板,帮助强化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多学霸都是因为积极使用了错题本,而考取了高分。
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相关 文章 :
★ 中考数学复习:与圆有关的几何题型及解题技巧
★ 数学几何学习技巧
★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解题技巧
★ 初中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有哪些
★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步骤
★ 高中数学证明题的解题方法有哪些
★ 初三数学的解题技巧
★ 初中解数学压轴题技巧
★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技巧整理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中几何证明问题,在线等……位置关系:MD垂直ME
数量关系:MD=ME
证明:过点D ,E分别作DP垂直AB于P ,EG垂直AC于G ,设MD与AB相交于O
因为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P ,EG分别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E的垂线,中线
所以角APD=角AGE=90度
DP=AP=BP=1/2AP
AG=CG=EG=1/2AC
所以P ,G分别是三角形ABC的中点
因为M是BC的中点
所以PM ,GM分别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
所以PM=1/2AB
PM平行AB
GM=1/2AC
GM平行AC
所以角APM+角DMP+角DME+角GME=180度
所以四边形APMG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P=GM
PM=AG
角APM=角AGM
因为角DPM=角APD+角APM=90+角APM
角MGE=角AGE+角AGM=90+角AGM
所以角DPM=角MGE
所以三角形DPM和三角形MGE全等(SAS)
所以MD=ME
角MDP=角GME
因为角APD+角APM+角MDP+角DMP=180度
所以角APM+角DMP+角GME=90度
所以角DME=90度
所以MD垂直ME
综上所述:MD与ME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关系
MD与ME的数量关系是相等关系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几何证明题入门难,证明题难做,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讨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审题。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二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三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就像电脑一下,你一点击开始立刻弹出对应的菜单),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四要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等等,如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3.余角、补角定理4.角平分线定义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等方法。然后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出现,这时再把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很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
五要归纳总结。很多同学把一个题做出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去做其他的,这个也是不可取的,应该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回过头来找找所用的定理、公理、定义,重新审视这个题,总结这个题的解题思路,往后出现同样类型的题该怎样入手。
以上是常见证明题的解题思路,当然有一些的题设计的很巧妙,往往需要我们在填加辅助线,
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你已经上初三了,几何学的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从现在开始,总结做题方法。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试一试。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同学们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三、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四、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六、证明 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解题技巧个人没有用过的一些方法(因为我觉得我学通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学科,既是图形本身的特性和共性,又是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步走:1.记清楚各个定理。主要是分成直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分开。相对应的关系也就是以下几种,所有线型的:平行、共线和共点(这个比较难,偏,但对于培养数学的思维严密性很很很重要)和垂直,图形的:相似,全等,相切相离和相交。
这里的“记清楚”有具体的要求:a.每一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比如两线平行(条件)了,能推导出哪些角度相等(结论);能不能反过来从结论反推条件,比如某些角度相等了,能不能反推两条线平行。三角形相似那里也有很多这种互逆的。b。对图形的特殊点重点关注,三角形中很多,边中点,垂点,对角线的交点,重心,垂心,内心,外心之类的(如果你现在连这些都没听过,你就要静下心来看书了)。c。跟量相关的定理,要熟练,比如平行线切割成比例,比如角平分线分成的成比例,比如三角形相似的线长和面积比例,比如圆内相交弦乘积相等。
第一步很重要,很耗时间,也需要静下心来看,估计半个月每天一个多两个小时够看完。
2.熟练1所说的定理,就是各种简单的图形证明,每看到一个图形就去想这些关系,能拓展到多少算多少,你会看到做噩梦。。。。这个阶段是练题,答案有辅助线的不看!!!
3.几何最难,就是做辅助线,但是75%的辅助线是从特殊点,出来的,垂线占一半,中线又占一半,15%是延长什么的,连接什么的。另外25%,则是对于图形的感觉,就是第一步对于那些带量的关系的理解深度了,比如要看到乘积的线段。看到相切线,垂直,重心等各种高阶的东西。这个是经验,是把那些定理成竹在胸,不需要再去记公式背定理过后的融会贯通的感觉。
即便你做完上面的,可能还是有题不会,我只能说题目太巧了,就当慢慢积累吧。别放在心上。
求解一道初中几何的证明题....这个题若是三角形ABD和三角形BEC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DC与BE相交于点K,连接AE与DB相交于点M ,求证:三角形BMK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因为三角形ABD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BD
角ABD=60度
因为三角形BE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E=BC
角CBE=60度
因为角ABD+角DBE+角CBE=180度
所以角ABD=角DBE=角CBE=60度
所以角ABE=角DBC=120度
所以三角形ABE和三角形DBC全等(SAS)
所以角MEB=角BCK
因为角DBE=角CBE=60度
BE=BC
所以三角形EBM和三角形CBK全等(ASA)
所以BM=BK
所以三角形BMK的等腰三角形
因为角DBE=60度
所以三角形BMK是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