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出版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伊林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出版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十万个为什么》原版作者是谁?


2、《十万个为什么》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8:43:5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伊林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出版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十万个为什么》原版作者是谁? 2、《十万个为什么》是谁写的? 3、《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谁? 4、《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谁? 5、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6、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原版作者是谁?

《十万个为什么》原版作者是米·伊林。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苏联科学文艺作家米·伊林,米·伊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十万个为什么》是他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科普读物。

米·伊林的作品作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

《十万个为什么》原版作者米·伊林的早年经历

米·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

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

《十万个为什么》是谁写的?

《十万个为什么》是米·伊林写的。

此书由米·伊林始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不到五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就出现三个不同的译本,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配套的问题。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位于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1年出版的,文章通常采用“为什么?”的标题,每一篇文章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该品牌诞生50多年来,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从1961年开始,《十万个为什么》被业界视作图书品牌,大规模开发利用,同名图书层出不穷,但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凭借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仍然成为广大读者的第一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谁?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作家米·伊林。

《十万个为什么》,是已故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书,非常简短,约5万字。此书不但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50年代,其重印和再版又达高潮,不但开明书店一再印刷,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也接手再版的工作。

米·伊林的作品作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他的作品活泼而又逻辑严谨,趣味是从知识本身中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噱头,材料丰富而不枝蔓。

作品评价

由于伊林的作品是在20年代写的,难免受历史的局限。但是伊林创作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他那高超的写作技巧、阐述的科学基本原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科学和历史的发展,我们今天来看伊林的具体作品,也可以找到一些受历史局限的不足之处或问题。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谁?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

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重新出版了董纯才译的这本书。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于1961年首创的,该品牌诞生40多年来,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

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近年来,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把很多众所关注的学科前沿问题也纳入进来,大大丰富了这一品牌的内涵。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

《十万个为什么》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以问题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通过趣味性吸引人们阅读,从而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消磨了惬意的闲暇时光、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开阔了眼界、获得了知识的满足。

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孩童而言,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和想法都会随时出现。所以说,对于他们的科普启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若运用正确的科普启蒙方法,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不仅仅能够促进其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够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对科学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向往,对其之后的发展产生无限潜力。

除此之外,书中的内容结合生活场景,配合以相关科学知识的讲解,能够有效激发其想象力,更好地理解周围事物的发生原理。

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共四册)之一种,讲述了关于日用品的科学知识。 图书采用屋内旅行的方式组织内容,形式新颖独特,结构清晰完整。

《十万个为什么》最初的版本,是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Илья́ Я́ковлевич Марша́к)的科普读物《Сто тысяч почему》。

伊林的“十万”是取自英国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个诗句:“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十万”是一个虚指,用来形容许多。

伊林站在一个求知心旺盛的孩童的角度,把好奇的眼光停留在居室内的六个角落: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每日常用常见故而平淡无奇的事物顿时绽放异彩,引出一个个为什么:“人什么时候开始洗澡?”“为什么用水来洗澡?”等等。

擅长讲故事的伊林就这样以文学的手法来表达科学,二者融为一体,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读者送上精确的科学解释。诚如高尔基评价伊林写作风格时所言:“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