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恭州为重庆 是谁改恭州为重庆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谁改恭州为重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是谁改恭州为重庆的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恭州改为重庆是哪个皇帝


2、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哪个皇帝


3、改恭州为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0:45:12

今天给各位分享谁改恭州为重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是谁改恭州为重庆的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恭州改为重庆是哪个皇帝 2、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哪个皇帝 3、改恭州为重庆的是谁 4、谁改恭州为重庆 恭州改为重庆是哪个皇帝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史称“绍熙内禅”。

庆元六年八月辛卯日(1200年9月17日),驾崩于寿康宫,享年五十四岁,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嘉泰三年(1203年),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宫闱妒悍”,惧内心理严重,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赵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哪个皇帝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宋光宗赵惇。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名字的变更过程

重庆于周时称江州,秦时称巴郡。南北朝时,南朝梁太清四年(550年)于巴郡置楚州。北朝西魏(535年~557年)改楚州为巴州。北朝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复改巴州为楚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巴所居渝水(嘉陵江古称),故改楚州为渝州,这即是重庆简称“渝”的由来。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赵惇是南宋第三个皇帝,是宋孝宗的第三子,其母为孝宗皇后郭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受孝宗内禅即位。同年八月,升恭州为重庆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宗先封王,后即帝位,是为“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只不过,细读宋史才清楚,光宗从王到帝,其间竟然相距27年。

宋光宗赵惇简介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

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因病崩于寿康宫,在位5年,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改恭州为重庆的是谁

1.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宋光宗、赵敦。

2.在先秦时期,巴国先后在重庆地区建都。

3.秦灭巴国后在此地置巴郡,并在今重庆朝天门处筑江州城,到了汉代巴郡也称为江州。

谁改恭州为重庆

宋光宗谁改恭州为重庆。

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宋光宗赵_。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宋代,重庆先后短暂属西川路、峡西路(也叫峡路,治奉节)管辖,大部分时间则属于夔州路(治奉节)管辖。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迄今已有800余年,重庆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宋光宗赵_,1147年9月30日出生,宋朝第十二位皇帝,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_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于1200年9月17日逝世,陵墓为永崇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