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字什么 欧阳修字什么居士

今天给各位分享欧阳修字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欧阳修字什么居士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2、欧阳修字什么?“退之”是谁的字,世人称他什么?


3、欧阳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3:59:23

今天给各位分享欧阳修字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欧阳修字什么居士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2、欧阳修字什么?“退之”是谁的字,世人称他什么? 3、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4、欧阳修简介 5、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6、欧阳修字号什么晚号什么 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人物主要成就

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欧阳修字什么?“退之”是谁的字,世人称他什么?

你好!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

今属永丰县

人。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河北省昌黎,世称‘韩昌黎’

如有疑问,请追问。

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本文中,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欧阳修,快来看看吧!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人物轶事

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1023年和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同年3月11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3月14日,殿试放榜,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琴论家”

欧阳修一生不仅喜欢弹琴、听琴、藏琴,而且喜欢写琴诗琴文,以记琴声与琴事、以论琴意与琴理,深得琴中趣。从欧阳修现存的诗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作为琴人的欧阳修,而且可以看到一个作为琴论家的欧阳修。

“醉翁”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与酒须臾不离。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庐陵沙溪(今属吉安永丰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苏轼、苏辙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实践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任职:历任馆阁校勘、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太守、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师等职。有《新五代史》、《醉翁亭记》等传世。

主要作品:

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扩展资料: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人对欧阳修的评价:

敖陶孙:欧公如四瑚八琏,止可施之宗庙。

罗大经: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石韫玉:论道议事,追韩继陆。归田集古,学问淹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欧阳修

欧阳修字什么号什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

欧阳修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之后,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轶事典故

不喜佛教

欧阳修一向不喜欢佛教,凡是有人向他谈及佛经,欧阳修必定严肃斥责。但当他的小儿子出生后,欧阳修却给他起乳名叫做“和尚”。

有人问欧阳修:“您素来排斥佛教,却给儿子起这样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回答:“正因如此,才要给孩子起这样的‘贱名’,这就好比百姓们给孩子起名叫做“小牛”、“小驴”一样啊。”

欧阳修字号什么晚号什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扩展资料

宋代中期以前的辞赋,只是应试的官样文章,以四六为句式,以繁缛工整为风格。欧阳修为辞赋开辟新道路,其作品着重气韵,吟咏性情,摆脱过往格律的羁绊,并不炫耀富丽寄巧的辞句;名作《秋声赋》文辞精炼,,与苏轼《赤壁赋》同样流传久远,家喻户晓,辞赋自此放宽排偶对仗的约束,夹用散文句式,形成文赋的新体裁。

欧阳修编纂《新唐书》及《新五代史》,二书都列为正史,并创立新体例。嘉祐四年(1059年),他任史馆修撰,主张史馆应该独立,不受君主支配,毋须避讳。目录学方面,他参与编著《崇文总目》。

此外,他和苏洵并以修家谱著名,一直到20世纪前期,中国人家谱格式所采范本,非欧即苏,别无他法。这是欧阳修对社会史的一大贡献。

欧阳修诗歌今存古诗359首,近体诗470首,诗风平和宁静,平易流畅,题材广泛,以文为诗,手法新颖,使诗风变为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欧阳修尝试“以文为诗”,在诗歌格律下像散文那样畅所欲言,为王安石、苏轼等人奠定了基础。

欧阳修文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倡导和发展古文,承前启后,一手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在理论上,欧阳修跟韩愈一样,认为“道”重于“文”,影响宋代文学理论。他成功改革唐末五代以来内容空洞、风格浮艳艰涩的文风,改换风俗,确立重道重文的观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