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联俄 联共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联俄 联共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3:30:2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联俄 联共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还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5、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还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一回事。

当然,严格的说,还是应该是新三民主义。不过,新三民主义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新三民主义纳入了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指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即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

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提出,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才被提出来,其实际也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

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提出了三大政策。并且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最主要的是明确了反帝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就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此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其核心思想为:

1、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2、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3、民生主义: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明确反对封建剥削,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国民大革命。

扩展资料

两次国共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始时间:1924年1月。

结束时间:1927年7月。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合作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第二次国共合作

开始时间:1937年8月中旬。开始标志: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

结束时间:1946年6月。结束标志:1946年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合作成果: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三民主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意义

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合作方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

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指1924年——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2、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加入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

4、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