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物质的组成,以及物质的组成结构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2、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3、物质是由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物质的组成,以及物质的组成结构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2、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3、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质由什么构成 4、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
1、原子构成
金属(Fe、Cu、Ag)、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C、S、P)、稀有气体(He、Ne、Ar)等由原子构成。例如很多看不见的微观的铁原子构成了铁这种可以看得见的物质、很多看不见的微观的碳原子构成了碳这种可以看得见的物质,即黑色粉末,再者,很多看不到的微观的汞原子构成了液态的汞这种物质。
2、分子构成
首先要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比如一个氢气分子(H2)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O2)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H2O)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很多的水分子构成了流动的水这种物质,即水由水分子构成。很多的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了二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3、离子构成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电子。如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Na+。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时,易得电子。
如氯最外层电子数为7,最外层得到1个电子形成Cl-。于是Na+和Cl-友好地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包括: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氧化铜、氧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铜、碳酸钙等),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NO3)。
扩展资料:
物质有六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固态物质具有形状和体积,它们的分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液态物质也有体积,但没有形状,相比之下,它们的分子结合得要松散一些,因而液体可以被倾倒到一个容器中以测量它们的体积。
气体既没有体积也没有形状,它们的分子会自由地移动,从而充满任何一个可以封闭它们的容器。等离子态是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一般是基态)。即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种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质由什么构成1、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常温下的所有气体,绝大多数有机物【除少数如乙醇钠,苯酚钠等】,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晶体硅等---它们叫做原子晶体,由原子构成】,全部酸【无论是强酸还是弱酸】,水 等等。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全部金属单质【包括合金】,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盐【可以理解为全部盐】,钾、钙、钠、镁、铝的氧化物【实际上还可能遇到它们的碳化物、氮化物、氢化物等】,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等。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分子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离子是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归根结底,物质是有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除氢(氕)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构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
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有六种: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不过实验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状态,像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费米子凝聚态。对于基本粒子的研究也产生了新的物质状态,像是夸克-胶子浆。在自然科学的历史中,许多人都在研究物质的确切性质,物质是由许多离散组件组合而成的概念,即所谓的“物质粒子论”,最早是由希腊哲学家留基伯(~490 BC)及德谟克利特(~470–380 BC)提出。
所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互相作用的次原子粒子所组成,其中包括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许多电子组成的电子云 。 一般而言科学上会将上述的复合粒子视为物质,因为他们具有静止质量及体积。相对的,像光子等无质量粒子(英语:massless particle)一般不视为物质。不过不是所有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都有古典定义下的体积,像夸克及轻子等粒子一般会视为质点,不具有大小及体积。而夸克和轻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才使得质子和中子有所谓的体积,也使得一般物体有体积。爱因斯坦证明所有物体都可以转换为能量(即质能等价),之间的关系式即为著名的E = mc2,其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其数值为299792458 m/s。因此很小的质量可以转换为很大的能量,例如正子和电子(都是物质)可以转换为非物质的光子。不过虽然在这些过程中可以产生或是湮灭物质,但是物质及能量的总和(透过E = mc2转换)却不会改变。
宏观而言,物质的种类万千,性质多样。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物质与物件的区别
就内涵方面而言,物质是永不均匀满布于时、空中的填充内容,其唯一属性是质量。就外延方面而言,物质指所有的物件,包括“精神物件”与“现实物件”。“宇宙”三要素为时间、空间、质量。其中质量与空间是物件的基本属性,而质量与空间及时间都是事件的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