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以及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分隔这座山原来不是太行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 山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以及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分隔这座山原来不是太行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 山东山西以哪座山为界 2、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 3、山东和山西以什么山为界限 4、山西山东的分界线是什么 山东山西以什么山为界 山东山西以哪座山为界1、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2、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此。
3、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4、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划。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
5、山西是明朝才有的,太行山以西。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截至2018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省辖市、11个县级市。
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划。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
山西是明朝才有的,太行山以西。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截至2018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省辖市、11个县级市。
扩展资料
山东的历史沿革
夏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
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齐国定都营丘,后改名临淄。鲁国都于曲阜。曹国建都陶丘。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有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邹、滕等国,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
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
公元前221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秦并天下,分天下为36郡,其中在山东地区设置了临淄郡、齐郡、东郡、薛郡、琅邪郡、胶东郡、济北郡。
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
西汉初年,山东大部分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年),划分天下为十三州,在山东地区设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兖州。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
东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至少几百万北方人民迁徙往南方、东方,大量北方、西方游牧民族进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北方等地,北方的民系出现巨大变化,山东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占领。
隋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山东省分属15个郡,共166个县。
唐朝全国设置10个道,以黄河为界,山东省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
宋初,山东隶属于京东路和河北路,后又增置京东西路,曹州、郓州属京东西路。
金人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东路治益都,西路治东平。
元代,在山东地区设立了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四级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北京、天津及河北)。
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中国行政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崤山以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中国行政区)
山东和山西以什么山为界限
山东和山西以太行山为界限。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读作tàihángshān。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
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山西山东的分界线是什么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所谓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但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太行山是东北—西南走向,所以山东、山西实际上不接壤,中间隔着一个河北省。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