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哪些分类 职业类别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职业有哪些分类,以及职业类别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职业有哪些分类呀?


2、职业种类有哪些呢?


3、什么是职业,职业有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0:50:3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职业有哪些分类,以及职业类别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职业有哪些分类呀? 2、职业种类有哪些呢? 3、什么是职业,职业有哪些类型? 4、职业的分类 5、职业分类有哪些种类? 职业有哪些分类呀?

职业有以下分类。

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99版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和21个小类,减少547个职业。

1.第一大类为“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2.第二大类为“专业技术人员”。

3.第三大类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第四大类为“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5.第五大类为“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

6.第六大类名称修订为“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7.第七大类为军人。

8.第八大类为不便分类的其他职业。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次修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增加绿色职业标识。结合我国实际,对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特征的职业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将部分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显著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这是我国职业分类的首次尝试。

旨在注重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职业发展,促进绿色就业。

绿色职业活动主要包括:监测、保护与治理、美化生态环境,生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供大运量、高效率交通运力,回收与利用废弃物等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以科学研究、技术研发、设计规划等方式提供服务的社会活动。

2015版《职业分类大典》共标示127个绿色职业,并统一以“绿色职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L”标识,如环境监测员、太阳能利用工、轮胎翻修工等职业。

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外一般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

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以两种代表示例。其一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至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其中8个大类是:

①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

②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

③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

④销售工作者。

⑤服务工作者。

⑥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

⑦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

⑧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提高国际间职业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其二是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分类。它把分属于国民经济中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

此种分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各种职业的内容及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职业种类有哪些呢?

职业类型有以下几种:

1、技能型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2、事务型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3、研究型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4、艺术型

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5、经管型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什么是职业,职业有哪些类型?

一、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常见职业有,工人、农民、个体商人、公共服务、知识分子、管理、军人等90多个职业。

按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粮农、菜农、棉农等。

第二产业:司机、木工、电工、修理工、普工机员、屠宰工、清洁工、杂工等。

第三产业:公共服务业(管理人员、军人、民族宗教、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公办事务所、家政服务业)个体商人业等。

二、职业的定义: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三、职业的特征:职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的规范性、职业的功利性、职业的技术性和时代性。

四、重要意义: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以下几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

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

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

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

职业分类有哪些种类?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我国职业分类,根据我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

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工作人员;

5、服务性工作人员;

6、农林牧渔劳动者;

7、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

8、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在八个大类中,第一、二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三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四、五、六、七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八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

1、农、林、牧、渔、水利业;

2、工业;

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4、建筑业;

5、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

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

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

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1、金融、保险业;

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13、其他行业。

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的职业现状。

三、其他分类方式:

根据不同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10多种类型的职业。每一种分类方法,对其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更好的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