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抗美援朝起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抗美援朝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爆发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 起因是什么
2、朝鲜战争发动的真正的起因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抗美援朝起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抗美援朝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爆发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 起因是什么 2、朝鲜战争发动的真正的起因是什么? 3、朝鲜战争的起因有哪些 4、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和目的? 5、抗美援朝的简介与起因 6、抗美援朝的起因和结果 爆发朝鲜战争的根本原因 起因是什么爆发朝鲜战争的导火索是“三八线”冲突。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冲突在“三八线”上爆发了。
朝鲜战争的结果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发动了5次攻势战役,把敌军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为停战谈判和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经过两年的时间,中朝军队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侵略者的反革命两手,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国侵略军39.7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朝鲜战争的几次重大战役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抗美援朝时期共爆发了五次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战役,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进行阻击,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给“联合国军”以突然性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最终“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第三次战役时期“联合国军”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遂在全线转入运动防御,抗击消耗“联合国军”。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志愿军和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双方开始进入谈判阶段,前线战事的爆发频率开始降低。
朝鲜战争发动的真正的起因是什么?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冷战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热战。这场战争,一开始是朝鲜民族内部的国内战争,但后来在美国的干涉下逐渐变成一场国际战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鲜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国内外原因。
01 内因:朝鲜战争本质上是一场国内战争,南北分裂是其主要原因
朝鲜三面环水,北依大陆,是日本通往亚洲大陆的“天然桥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10年8月,日本公然吞并朝鲜,朝鲜人民在日本的统治下,被蹂躏了35年。但朝鲜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日光复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独立”。1945年,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也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然而,战后的事态发展,却违背了上述原则,使朝鲜已被置于美苏两国相互争夺的势力范围内,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这一历史结局是朝鲜人民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当苏军和美军分别占领朝鲜北方和南方时,他们不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对此,美占领军司令也承认,在美军占领的南方,“人们将分裂的局面归罪于美国”,而且“越来越憎恨一切美国人”。
当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的协定消息传来,引起了朝鲜人民的极大不满。南朝鲜各地纷纷举行群众集会,抗议《莫斯科协定》,并自发成立了诸如“实现国家独立委员会”、“反托管委员会”等组织,主张朝鲜尽早独立。
“反托管”、“求独立”的南朝鲜运动,逼着李承晚许诺他将努力奋斗,使朝鲜“不被征服,不被分裂”。更甚者,由美国一手扶植的南朝鲜临时议院还通过决议,指责美军政府“无视朝鲜人民对托管的强烈反对”,“歪曲民意把托管强加于朝鲜人民”,这让美军在南朝鲜的处境十分难堪。
后来,美国不得不动用警察来镇压了南朝鲜人民的反托管、反分治的群众运动。和动荡不稳的南朝鲜政局相比,朝鲜北方的苏军占领区,由于共产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基础较好,加上实行了一系列得民心的改革措施,社会较稳定。
但不管朝鲜南方还是北方,废除北纬38度分界线,早日实现国家和民族统一的愿望是共同的。此后,因美国的作梗,解决朝鲜问题的苏美委员会中止工作并宣布解散,南北分别成立了以意识形态为划线的各自的“一边倒”政府。
从此,朝鲜人民的强烈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意识和斗争,集中体现在南北两个敌对政府之间的绝对势不两立上。其实质是争夺在这片被分割的国土上,谁是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南北“两个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推翻对方,统一朝鲜,确立己方在全国统治地位为其崇高无上的使命”。这场斗争到1949年6月,苏美两国军队分别从北方和南方撤走后,已达到白热化程度。
朝鲜南北双方都在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同时,一方面积极开展外交和政治攻势,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建立自己的武装,为武力统一做好准备。
比如,1949年3月,南朝鲜国防部制定了一个加强军队的扩军计划,准备把已有的6万5千人扩大到陆军10万人、海军1万人、空军300人、预备军5万人。年底,大体完成了扩军计划。
与此同时,1950年1月,同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大大提高了南朝鲜军队的进攻能力。1949年10月,李承晚扬言“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相信南朝鲜军队“三天内占领平壤”,并声称在1950年用武力来实现南北统一。1950年5月,美国经济援朝署署长约翰逊说:
“由美国武器装备并由美国人训练的南朝鲜10万官兵,已做好充分准备,并可以随时开始作战。”
当时朝鲜北方也认为,解放朝鲜是属于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内部事务,并相信不需要外界支援,北朝鲜可以统一朝鲜半岛。
在这种南北对峙的情况下,从1949年春天起屡次发生武装冲突,其规模从瓮津半岛的团级交战,发展到开城的师级交战,早已把整个朝鲜半岛推到战争的边缘,使它成为“一锅沸腾的稀粥”。关于这一点南朝鲜公开史料称:“包括6次交战在内共发生30余起。”而边境纠纷,“在1949年1年之内,南方即向北方越境达1836次之多。”
因此,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它反映了朝鲜民族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意志和愿望,问题只是时间和时机而已。可见,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一开始是朝鲜民族要求独立和统一的国内战争,是朝鲜人民反对分治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外因在朝鲜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
02 外因:美苏两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必然会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的。冷战首先由欧洲开始逐渐辐射到东北亚的。但是,美国的真正麻烦不是欧洲,而在东北亚。
战后美国和苏联在东北亚主要是围绕着“雅尔塔体系”的执行进行交涉和斗争。根据雅尔塔体系,苏联控制了千岛群岛、蒙古、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北部;美国则独占日本,控制中国国民党统治的广大地区和朝鲜南部。
初期美苏之间虽有矛盾,但并不是那么激烈。但是随着欧洲冷战的加剧和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美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日益尖锐。二战后,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遏制苏联在东亚扩张的支柱,所以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但国民党军队却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了蒋家王朝的全面覆灭,这使得美国在东亚的遏制政策遇到了极大困难,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不仅是“莫斯科的工具”,而且“侵略”、“好战”。与此同时,在美国国内“谁丢掉了中国?”成了攻击上至总统、国务卿,下至一般外交官的咒语。共和党人批评杜鲁门政府将中国推入苏联的怀抱。甚至民主党参议员威廉·富布特等人还建议说:
“如果杜鲁门引咎辞职,那将是他对美国的最大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政府重新调整自己的东北亚政策,一下子抬高了朝鲜的地位,把它定为遏制北方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和封锁新中国的“远东的反共线”。杜鲁门公开说,朝鲜是直接关系到美国在远东地区成败的“意识形态的战场”。麦克阿瑟也说,朝鲜是“价值无限的前哨基地”。从此,美苏之间在半岛问题上的较量开始激化。
朝鲜战争的祸根是强权政治铸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曾考虑过独占朝鲜。但由于力量有限,在军事上占领整个朝鲜是不可能的。于是杜鲁门应麦克阿瑟的要求,向苏联建议北纬38度线为两国共同解除日本武装的分界线,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那时,美苏之间虽有矛盾和冲突,仍不失为盟友关系。但正当两国根据有关协定要着手解决朝鲜问题时,却开始不同了。
由于冷战体制的影响和东北亚局势的日趋紧张,美苏之间的关系也由昔日的同盟关系逐渐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冷战的升级,美苏双方都想把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因此,美苏两家在解决朝鲜问题时既缺乏共同的语言和立场,又无解决问题的愿望和积极性,各项建议和反建议都旨在提高本国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千方百计要削弱对方的势力。于是,托管变成了分治,组成全国统一的联合政府无望,便各自成立了对己方有利的“一边倒”的政府,准备扩大自己的地盘。
从此,38线成了美苏之间区分势力范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分界线。任何想移38线的企图,不管来自何方,都意味着对对方的严重挑战。这就是美苏两国在朝鲜亲自播下的“分裂的火种”。
而在冷战的余波迅速向东北亚扩展的情况下,美苏两国也终究难以完全抑制这颗“火种”的点燃和蔓延。当它遇到干柴,必然蔓延到朝鲜半岛变成燎原大火,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了。
03 小结
朝鲜战争内因是基本的,这场战争一开始本质上是一场国内战争,而外因又是朝鲜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美苏两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必然要导致武装交锋,不幸的是地处东北亚的朝鲜却成了战后两大阵营之间第一次军事交锋的事发地区。
当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后,北朝鲜人民同中国志愿军一道,进行了艰苦的保卫战,终于战胜了美国,让它不得不在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上签字。对此,美国人把朝鲜战争称为“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战争”。
总的来说,朝鲜战争是一场局部的、有限的战争,但它的意义和影响,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其他现代战争都是无法比拟的。它是冷战形成过程中的第一场热战,反转过来又促进了战后冷战格局的发展,导致东北亚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朝鲜战争的起因有哪些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那么你知道朝鲜战争的起因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朝鲜战争的起因,希望能帮到你。
朝鲜战争的起因
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当时朝鲜的政体在日本的侵华之下已经成为了两个。
2. 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没有想在大韩民国留太久,但是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一直在实行祈求般的外交,拖着美国。
3.当时美国本来已打算撤兵,但是李承晚希望美国帮他统一,于是美国就出兵了。
4.中国和苏联都不希望开战,但是因为朝鲜对中国有着很大的作用,于是中国 决定 支援朝鲜。
朝鲜战争的全过程
从1949年至1950年一年多的时间里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发生了多起纠纷,直至产生了大规模的冲突。由于韩国三分之二的军队没有进入备战的状态,导致对战争没有招架的能力。美国和中国直到战争开始才得知,于是美国的总统 命令 驻日本的美国军队协助韩国作战,中国经过决策,支援朝鲜。
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国还进行了细菌战,双方的损失都非常的惨重,直至第五次的战役过后到了1951年双方才同意停火,在桌前谈判。
双方的谈判并不顺利,直到1953年的7月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役俨然不单单是朝鲜的内战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支援韩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战争的结局是双方停战,这里不得不赞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就是因为中国志愿军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美国为代表的联军肯在停战书上签字。
朝鲜战争的介绍
1950年6月25日,正当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地为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对外战争、 政治 斗争和 军事 斗争。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本来不愿见到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扩大朝鲜战争,并单方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声称:“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指中国台湾地区)的任何攻击。”9月,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此后美国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
整个局势的发展使中国忍无可忍。10月1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提出郑重警告。但傲慢的美国政府无视中国的警告,自以为具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推进。朝鲜政府两次邀请中国出兵支援。中国军队是赴朝参战,还是隔岸观火,已到了必须作出决定的时刻。
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经过五次战役,到1951年6月,在朝鲜战场上形成以“三八线”为界的相峙局面。7月,在苏联代表的建议下,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不久后移至双方实际控制线上的板门店进行。经过两年边打边谈的局面,1953年7月,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同中朝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朝鲜战争爆发时,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和目的?
1、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
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唇亡则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美国一意孤行,不仅“侵朝犯台”,触及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参战底线。干涉。
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2、目的
一、为了稳定军心,团结内部,透过朝鲜战争铲断旧中国与美国的根。
二、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但是战争是国家树立榜样的机会;战争有是非之分,但是战争可以强国强民;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战争也是树立权威的工具。因此国家领导人希望利用介入朝鲜战争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取得国际外交上的主动权与苏联的信任。
三、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夹杂着借朝鲜战争来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希望美国在台湾独立问题上有所让步,放弃支持“台独”的政策。
抗美援朝的简介与起因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或将原有的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合并改组为抗美援朝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4日至11日,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全国科普协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等人民团体分别发表宣言,拥护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宣言,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1月27日,全国政协与各民主党派举行联席会议,于12月1日发出《关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运动的协议的通知》。12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新年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运动的指示》。1951年2月16日,全国政协发出电文,号召把抗美援朝运动“进一步地普及和深入到每一农村、每一机关、每一学校、每一工厂、每一商店、每一街道和每一民族聚居的区域。”3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此后,抗美援朝运动进入了更加普及和深入发展的阶段。
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并救济朝鲜难民的通知》。1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踊跃参加爱国募捐运动。到5月30日,全国人民就捐款1186亿余元,捐献慰问袋77万多个,慰问品126万多件。4月初到5月中旬,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分赴朝鲜各地,慰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及群众。
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号召全国各界同胞捐献飞机、大炮。此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青年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通告,号召各界同胞积极捐献。到9月25日为止,共捐献飞机2481架,捐款入库的达9970亿元。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人。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又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8.2万余人。
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美国在谈判桌上进行政治讹诈,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控制的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后朝鲜战场出现了谈谈打打的复杂局面。8月18日,美军集中8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于9月29日发动了秋季攻势。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实行所谓“绞杀战”,对中朝人民军队后方和后方运输线实行大规模的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前线粮食弹药的供给,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谈判条件。经过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到10月下旬便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共歼敌25万人。
1952年初,美国侵略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所谓的“细菌战”从根本上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2月24日,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坚决声讨并制止美军撒布细菌罪行。3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和侵犯中国领空。为了战胜美国的细菌武器,中朝两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采取种种措施,动员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药力扑灭带菌毒虫。美国的细菌战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公愤,使美国完全陷于世界人民的声讨、审判的被告地位。4月28日,“细菌将军”李奇微下台,由美军上将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的“细菌战”遭到失败。
1952年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大规模轰炸了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7月11日,美国空军对北朝鲜和平城市平壤进行轰炸扫射。中国各地掀起了抗议声讨活动,揭露和抗议美国这一暴行。美国企图阻挠中朝战俘全部遣返,并对其俘获的中朝人员施行极其野蛮的摧残和迫害,引起了中朝人民的极大愤慨。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声明,揭露和谴责美军迫害战俘的罪行。全国人民也积极掀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全部释放战俘。
为了挽回败局和迫使中朝方面接受美国的谈判条件,克拉克于1952年10月14日发动了上甘岭战役。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出动3千架飞机和170多辆坦克,动用18个炮兵营,进攻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在44天的激战中,美军向上甘岭发射了200万发炮弹和5千枚炸弹,发动了900多次冲锋。但是,志愿军战士,守住了阵地。此战役志愿军歼敌2.7万人。1953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配合停战谈判,先后发动两次进攻性作战,歼敌4万余人。7月13日,中朝人民军队发起金城战役,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抗美援朝的起因和结果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抗美援朝起因
二战即将结束美苏两大国为各自的国家利益通过雅尔塔阴谋人为的将朝鲜一分为二。使朝鲜半岛被人为的一分为二,造成朝韩分裂。朝、韩两个政权为武力统一而开战。
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非法干涉朝鲜内战,并用轰炸机非法轰炸中国丹东等地侵略中国主权,中国应北朝鲜政府之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和平而战。
抗美援朝结果
战争的实际结果是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开始与联合国军事代表进行休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朝鲜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朝鲜半岛停战停止。因此,中国政府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战争的一部分,它只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阶段。朝鲜战争最初是朝韩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支持韩朝的美国、苏联和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这场战争。
经过长期的矛盾和冲突积累,1950年6月25日,朝鲜在苏联的支持下进攻韩国,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
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将战事扩大到中国境内的鸭绿江。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开始与联合国军事代表进行休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朝鲜停战协定》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