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的特点

今天给各位分享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的特点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是什么?


2、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3、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20:45:59

今天给各位分享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的特点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是什么? 2、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3、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表达不同。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期间的历史大事,其记述内容基本可信,史料价值很高,但是不完备。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拓展资料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区别是表达不同。

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春秋》本是鲁国的国史,经过孔子的修订后,这部编年体史书被赋予了十分浓厚的政治与道德意涵,因而名列经部书籍,而被尊为《春秋经》。体裁不同纪传体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

编年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

编年体跟纪传体有体裁不同,记载线索不同,创建人员不同,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编年体以事情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按袭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是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太初元年(前104年)。编年体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一、体裁不同

1、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二、记载线索不同

1、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2、编年体:以事情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三、创建人员不同

1、纪传体: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太初元年(前104年)。

2、编年体: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

四、作用不同。编年体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纪传体史书主要是描述的事件清晰。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