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硫酸铜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铁和硫酸铜,以及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什么?方程式是什么?


2、铁与硫酸铜的离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9:09:0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铁和硫酸铜,以及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什么?方程式是什么? 2、铁与硫酸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铁和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 6、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什么?方程式是什么?

一、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二、反应方程式:Fe+CuSO₄═FeSO₄+Cu

反应的现象: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原理:铁离子比铜离子活泼,将铜离子置换,或者说是铁的还原性,还原了铜离子。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就是活泼的物质将比它懒惰的物质替代。

在中学和普通化学教育中,硫酸铜被用作原电池的电解液,通常作为阳极溶液。例如,在铜—锌原电池中,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从锌中吸收电子,形成金属铜。

锌片反应: 

铜片反应: 

总反应: 

扩展资料:

硫酸法:

一种方法是将硫酸与铜混合加热 

此方法由于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因此实际应用较少。

另一种方法是将铜粉在600~700℃下进行焙烧,氧化成为氧化铜,再经硫酸分解、澄清除去不溶杂质,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制得硫酸铜成品。

反应式如下:

用途:

1、用作分析试剂,例如可用于生物学中配置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B液,但通常是现配现用;

2、用作食品级螯合剂和澄清剂,用于皮蛋和葡萄酒生产工艺中;

3、化学教育,硫酸铜通常被包含在儿童的化学实验试剂中,用于晶体的生成试验和电镀铜实验。硫酸铜还可以用来演示晶体失水风化和得到结晶水的过程。 在初中实验考试中,利用硫酸铜与铁发生的置换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可制取硫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铁与硫酸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

铁与硫酸铜反应,这是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它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可表示为:A+BC=B+AC 或 AB+C=AC+B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现象:有气泡产生.

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9、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1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12、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13、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高温= 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15、镁和氧化铜反应:Mg+CuO =Cu+MgO

16、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 =高温=2Fe+3H2O

17、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同时,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

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晶体),俗称胆矾.蓝矾。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硫酸铜常用于炼制精铜,与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成人致死剂量0.9g/kg。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

硫酸铜属中药中的涌吐药。性寒;味酸、辛;因其有毒,误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胆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集合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我国主产地有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亦有矿产。

蓝色透明晶体。溶于水,微溶于稀乙醇而不溶于无水乙醇。

无水硫酸铜为灰白色粉末,易吸水变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

硫酸铜常压下没有熔点,受热失去结晶水后分解,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硫酸铜为蓝色不对称三斜晶系的结晶,比重2.29。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易溶解水,在15℃水中可以溶解16.2%,其水溶液呈蓝色,并呈酸性。在空气中久置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

化学式:CuSO4,是强酸弱碱盐,由于水解溶液呈弱酸性。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2] (俗称胆矾或蓝矾)。(CuSO4+5H2O=CuSO4·5H2O)水溶液呈蓝色。将硫酸铜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俗称胆矾、铜矾或蓝矾(相对密度2.28 ,相对分子质量为249.8,蓝色三斜晶体,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加热至19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变为Cu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77.62,淡绿色粉末)。至258摄氏度变成无水盐常利用这 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将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的作用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或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后,经蒸发,结晶而得。用作定氨催化剂,棉丝媒染剂,木材防腐剂,农用杀虫剂,水质杀菌剂,作为电镀,染料和皮革工业的原料,无水硫酸铜用作脱水剂和气体干燥剂。

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

1、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式是:Fe+CuSO4=FeSO4+Cu。

2、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是:铁层的表面析出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最后变成棕色。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把铜置换出来。

4、铁易溶于稀的无机酸中,生成二价铁盐,并放出氢气。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使铁钝化,故可用铁制品盛装冷的浓硫酸或冷的浓硝酸。在加热时,铁可以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生成+3价的铁盐,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其实是铁置换铜的反应Fe+CuSO4=FeSo4+Cu

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和铜单质,铁表面会生成红色物质,但是只反应一点点,生成的铜单质会附在铁上形成一种保护的作用,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是不会再继续反应的,若是有电的情况下会形成电池原理,会继续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铁和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

Fe+CuSO₄=FeSO₄+Cu。

置换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把铜置换出来。

现象:蓝色溶液逐渐消失,有红色固体析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反应方程式如下:

Fe+CuSO₄=FeSO₄+Cu。

扩展资料:

硫酸铜的用途:

1、农业领域,与石灰水混合后生成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用于控制作物上的真菌,防止果实等腐烂;由于铜离子对鱼有毒,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养殖业也用作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铜的主要原料;

2、用于醇类和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气体干燥剂。

3、化学教育,硫酸铜通常被包含在儿童的化学实验试剂中,用于晶体的生成试验和电镀铜实验。因为它的毒性,不建议幼儿使用。硫酸铜还可以用来演示晶体失水风化和得到结晶水的过程。 在初中实验考试中,利用硫酸铜与铁发生的置换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硫酸铜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硫酸铜储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

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为:

1、硫酸铜,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SO₄。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

2、硫酸亚铁,化学式FeSO₄,溶于水,且水溶液为浅绿色。

3、铜,化学式Cu,为红色固体。

扩展资料:

湿法炼铜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湿法炼铜。

技术发展: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鲍姑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这些,葛洪在《黄白篇》一书中均做了记载。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化亚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法炼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