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义渠国有多大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
2、义渠是现在的哪里是现在哪个民族?
3、义渠国是现在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义渠国有多大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 2、义渠是现在的哪里是现在哪个民族? 3、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 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义渠国是现在的甘肃庆阳即宁县。义渠以西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周穆王曾讨伐戎狄于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
1、周祖陵景区(周祖陵森林公园):位于甘肃庆城县城东山,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
2、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南梁革命纪念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馆藏面积2281平方米。纪念馆大门左侧竖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名,大门里正对面是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牌坊正中刻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
3、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是西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由休闲农业向旅游产业转变的一个示范项目。
义渠是现在的哪里是现在哪个民族?义渠是现在甘肃庆阳西南,即宁县,义渠以西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义渠是戎狄的一支,国灭后肯定就作为部落加入其他的部落联盟,在古代历史上算是被灭族了,因此不属于现在的哪一个民族。
公元前430年,义渠发大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到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举攻占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着秦和义渠摩擦又起。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便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公元前327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
公元前318年,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用计谋拉拢义渠,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义渠王。但义渠不上当,仍起兵伐秦,大败秦兵,收复了部分失地。
公元前314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后,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义渠25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
后义渠王同宣太后淫乱,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34年后(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土并入秦国。义渠国灭亡后,逐渐中原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义渠,古代国名,位于西部。古义渠国之都即在今甘肃庆阳西南,即宁县。义渠以西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时有存,周初义渠君曾入朝周王。
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庆阳就居住着义渠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郡国,与秦国、魏国抗衡,并曾参与中原纵横争夺之战,成为当时雄据一方的同源异族强国。后被秦灭掉,融入中原华夏族。
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存在800余年,其中在庆阳建立奴隶制郡国(公元前772年到前272年)达500年之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渠
义渠国是现在的哪里?
义渠国指春秋时期,义渠戎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建立的国家。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以游牧为生。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了义渠王,接着发兵攻打义渠国,义渠国彻底灭亡。
起源
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周部落(姬姓)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
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