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推免的大学怎么样,以及有资格推免的大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推免生”处境尴尬?保研还是考研该如何抉择?
2、大学具有推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推免的大学怎么样,以及有资格推免的大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推免生”处境尴尬?保研还是考研该如何抉择? 2、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好还是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的好? 3、复旦大学推免的直博生待遇怎样? 4、“推免生”的处境非常尴尬,到底是选择保研还是考研呢? “推免生”处境尴尬?保研还是考研该如何抉择?考研和保研的主要区别就是需不需要通过研究生初试考试,考研毫无疑问是需要参加的,保研则不需要。不过,考研保研各有优缺点。
保研的本科生也被称为“推免生”,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考研则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实现,选拔要求也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保研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妥,不需要初试,可直接参加目标院校的复试,复试通过直接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坏处就是你可能无法选择自己想去的学校,有很多限制。而考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坏处就是存在落榜的风险。
2、考核方式不同
每个学校保研率不一样,有部分985、211高校的保研率是较高的,如果你高考考得好,有幸在这部分大学中,那么保研也会稍微容易一点。
保研是要求不停歇的努力,是一种积累,看重的是大学三年来的综合实力,包括每一门学科每一次考试每一项科研,成绩都必须足够优秀,优秀还不够,要一直优秀,并且比赛、实践、作品等等也要有较高的水平,总结起来就是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各方面在本校都要处于领跑位置。有些高校的保研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可能不小心挂了任何一科就无缘保研。
考研的话,无论高考成绩好不好,只要能够达到报考条件并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考研更像是在冲刺,更看重的是结果。但这也意味着要经历将近一年的高强度苦战,这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应试能力、自控力、毅力、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要求。
3. 费用方面不同
保研很大可能是公费,但是考研的话,是根据考研分数来确定公费或者是自费的。
4. 压力来源不同
保研主要是和本校的人竞争,压力来源于“步步为营”的辛苦:对于渴望保研的人来说,对待每一次的期末考试都像是在高考;辗转于各项竞赛、活动、夏令营之间;为发表核心论文熬到“秃头”;与所有同专业人之间的暗暗较量……
考研的最大的压力还是竞争的压力,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顶过激烈的竞争(2019年全国报名考研的就有290万人),还要顶过枯燥难熬的复习过程;要扛过外界诸多的诱惑(娱乐游戏、恋爱、兴趣),还要扛过内心的焦虑和孤独。
5. 学校认可程度有差别
一般来说,保研同学整个大学期间总体成绩优秀,专业素养也不错,学校认可度高,考研有部分同学可能只是考研成绩优秀,但专业基础不一定强,造成的结果是各高校推免生占比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全日制推免生占比早已超过50%。
6、申请条件不同
考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5、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6、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7、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8、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学历身份报考。
9、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10、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保研:
1、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5、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6、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该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
7、在制定综合评价体系时,可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予以适当考虑。但具备这些特长者必须参加综合排名,不得单列。
虽然保研和考研各有差别,但无论保研还是考研都不容易,不努力什么都是泡沫!现在每年考研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如果有机会保研一定要努力,虽然辛苦,但是确实是一条捷径。无缘保研也不要气馁,说不定考研的过程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好还是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的好?
个人感觉还是推免资格比较好,毕竟可以直接拿到研究生学历。
但是推免的大学往往选择不多,所以还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为佳。
复旦大学推免的直博生待遇怎样?复旦大学推免的直博生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院系概况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直属院(系)35个;开设本科专业76个;附属医院17家(其中4家筹建)。
此外学校建有复旦学院(本科生院),该院下设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建有11个直属附属医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复旦大学
“推免生”的处境非常尴尬,到底是选择保研还是考研呢?“推免生”的处境尴尬吗?有人说非常尴尬,我以为那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大学生有条件选择保研时,还是要以保研为第一选择,考研作为补救措施,千万别选错了。
“推免生”综合优秀,为研究生导师所青睐
且不说,取得“推免生”的资格条件得有多么的艰难,读大学的几年间得有多么的努力、有多少的付出,仅说高校研究生导师吧,在他们的眼中,对“推免生”就要高看一眼的。
国内最顶尖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超过半数的研究生都是“推免”而来,就很能说明问题。
“保研”(也就是“推免生”)和考研是取得研究生就读资格的两种方式。对所有大学生来说,都拥有选择走考研这条路的权力,但是对于“保研”的选择权,并非是所有大学生都可选择的。只有那些学业成绩持续优秀,大学本科前三年下来平均绩点较高的同学,才有可能取得“保研”的资格。
平均绩点高,表明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牢固。通过“推免”环节的考核评价,把他们中的优秀学生选拔成为“推免生”,在后续的研究生培养中更容易出成绩,导师当然也就更偏爱。
“推免生”可省去备战考研初试、复试准备
从选拔的程序讲,要想成为“推免生”,除了具备平均绩点、专业排名等基本硬件外,也要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和评价。大学生事前也会做一些参加“推免”的相关准备,不过相对于考研统招的报名、复习、初试、复试那漫长的过程而言,准备“推免”的过程则简单一些。
用白热化来形容近几年的考研,可以说一点也不为过,今年考研总人数更是高达377万,再一次刷新考研人数的历史记录。
为了在激烈的考研竞争中把握主动,不少考生高考后跨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就在为将来的考研做准备。校园内考研复习“一座难求”,有的考生为占位置还与校友起了纠纷;校园周边高价租房复习考研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按小时收费的专供考研复习的座位不断出现,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考生考研不易。
成为“推免生”,就可以省去考研的这些“麻烦”,而且还能节约更多的学习时间,用于学习和发展。
北大、清华等大学研招实践表明“保研”居多
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保研”率相对较高,他们中多数人拥有在“保研”和“考研”中进行选择的资格。
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然而他们中却很少有人会放弃“保研”资格而改走考研的道路。只有“保研”未能成功的,才会转战考研。
倒不是清华、北大的本科生不敢与全国考生同场竞争,而是他们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备战考研上,以至于高考表现卓越的他们中一些人参加考研初试的成绩,还不及曲阜师范大学等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
考研可作为大学生“保研”失败后的补充渠道
有资格条件“保研”的本科生,选择“保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研”失败后还可以报名考研,相当于多了一次获得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有资格报名“保研”的同学,基础条件往往较好,具备较强的考研竞争力。即使“保研”没有成功,他们再报名考研,仍然是初试、复试环节中的“劲敌”,具备再次冲击目标高校的无限可能。
考研的火热程度逐年走高,2021年考研总人数已达到历史峰值。2022年考研报名规模会不会继续扩大,仍然是个未知数。
激烈的考研竞争态势下,从增加获得读研资格的更多可能性出发,大学生在有条件“保研”的时候也一定要选择保研,多一条路就多一份机会,千万不要听信那些所谓的“推免生处境非常尴尬”之类的说法,进而放弃让别人“羡慕忌妒恨”的“保研”资格。
放弃“保研”资格,孤注一掷考研,其结果往往是悔不当初。稳中求进,任何时间都不会尴尬!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