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骆玉明课讲得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评价骆玉明的课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骆玉明和刘心武红楼梦哪个好看
2、复旦旁听能激发孩子兴趣吗?
3、有哪位指
今天给各位分享骆玉明课讲得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评价骆玉明的课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骆玉明和刘心武红楼梦哪个好看 2、复旦旁听能激发孩子兴趣吗? 3、有哪位指点一下,不是复旦大学的,可以去听哪里的讲座吗? 4、想学习唐诗宋词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怎么学,行家推荐一些书吧 骆玉明和刘心武红楼梦哪个好看先是看过刘心武解秘红楼梦
感觉他对书研究得很透,但是很偏!
他直接把红楼梦解和曹家完全一一对应,和历史一一对应
搞得玄玄乎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首次为孩子开讲《红楼梦》。这套书获得到罗振宇、张泉灵力荐,高考语文名师、学科带头人申怡推荐学生阅读。
在我们家,是最近我和我大女儿的共读书目。五一期间我俩一读就是一上午!她没功夫看,但喜欢听,我又爱读。一拍即合~
我为什么爱读呢?因为作者写的不但通俗易懂,还做到了深入浅出。对于孩子来说,她喜欢听作者讲故事,而对我来说,我爱看作者提炼要点。
原著中埋得深的点和线骆玉明老师是一点都没落下,深深地埋进他的文章中。所以,现在我把它作为桥梁书,给我大女儿搭上从名著绘本到原著的桥,让她走得更好。
不久的将来等她爱上读原著(现在也读,但还没迷)后,这一套书依然能作为她的指导书,帮助她理解消化原著内容极其深意。
复旦旁听能激发孩子兴趣吗?
这两天,一张上海五年级小学生在复旦大学“蹭课”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画面中孩子正与复旦教授骆玉明互加微信。“孩子听得懂吗?”“现在的家长也太拼了吧?”热议之下,记者昨天下午在复旦校园独家找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牛娃”和他妈妈。
尽管网上的热议在持续升温,但小颢文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复旦听课。
“别人以为我们只是到大学蹭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也不是什么牛娃,只是一个‘爱问为什么’的普通孩子。”得知网上热议在升温,颢文妈妈陈女士很想说说真实想法。
出生在上海,在广东长大,面临升学,颢文去年11月随父母回到上海,现在在家对口的小学读五年级。刚回来两个月,颢文一直在“刷题”,参加小升初的各种测试。陈女士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尽快适应上海的学习节奏。
其间,陈女士有机会就带孩子逛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慢慢地,我发现上海的教育资源真的很多。”陈女士说,他们成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各种专业讲座的“常客”,见到了很多大牌院士和教授。每次听讲座,颢文都会提问。
名家讲座不是经常有,陈女士便想到去大学听课。今年二三月份起,家住虹口的母子俩开始到复旦、同济、交大、华东师大等大学里旁听。很多人会问,这些课十岁孩子能听懂吗?“大学里的通识课程其实不难懂,很多都通俗易懂,比如基因科学,还有一些古文课,老师会讲很多故事,讲得很好玩,为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陈女士说。
其实,颢文从小就对科学知识、古文历史等很感兴趣。幼儿园时,父母陆续买了百科全书、《爱因斯坦的圣经》《寻找时间的边缘》等科普读物,他都听得很认真。平时,颢文还会跟他们讲一些科学原理,一讲就是好半天,还会提问,但陈女士与丈夫都不做这方面工作,也不擅长这些,“现在正好有院士教授能解答,所以他特别喜欢去”。在陈女士看来,这正是她带孩子听讲座、到大学听课的初衷: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调动学习主动性。当然,为了保证听课完整性,陈女士向颢文所在小学提出了请假请求。老师们开始也有顾虑,但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成果后,便给了他选择的自由。
每个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但肯定都是为孩子好。
有哪位指点一下,不是复旦大学的,可以去听哪里的讲座吗?一般的讲座都没必要登记或是注册什么的,想去都可以听。推荐几个吧:
星空讲坛,学生会学术部的,一般在周二或周四,地点3108或是3106,晚上18:30开始。外校学生很多,按时赶到就可以了,不用预先联系或是登记。但是人很多,几乎场场爆满,去的话要早占座,讲座品质很高。很多名人名教授。(加藤嘉一,六六,蔡达峰,骆玉明,王德峰······)
3108讲座,这个不定期,也没必要登记或注册。地点也在3108,是团委办的,一般都是复旦的热门教授来讲的。
励志讲坛,一般一个学期两次,不用预约登记,内容主要是励志的。地点不确定······但是复旦校园内会有很多海报横幅,可以到上面找。
一般在光华楼学生广场,叶楼多功能厅也有很多讲座,内容时间海报上都有,一楼有宣传栏。
另外日研有时也会有讲座。
讲座的信息可以关注复旦大学人人主页,星空讲坛人人主页,复旦日月光华BBS。
总体上,复旦很开放,讲座什么的很欢迎外校学生来听;没必要登记什么的,来就可以啦。组团什么的也很欢迎~~
不知道这个答案楼主你满不满意~~
想学习唐诗宋词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怎么学,行家推荐一些书吧先从兴趣着手吧,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读你喜欢的诗,喜欢的作者,了解作者的背景生平,多注重理解,感悟,少死记硬背的好。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去看一些评论的书,才会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音韵方面的知识我觉得只是一个读诗工具,毕竟诗的灵魂不是格律。建议看看中华书局出的《诗词格律》,王力先生写的。简明易懂,也比较权威。
建议你看看叶嘉莹的书吧,古典文学的大家了,也可以先从网上下载她讲课的视频来听,很有味道。另外你可以先从百度百科上看看她的简介,相信你会感兴趣的。
初学的时候我觉得也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我国诗歌的发展史吧,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作家、流派,从诗经到楚辞,到乐府民歌,到文人诗歌,到建安风骨,到魏晋玄言诗,山水诗,到梁陈宫体,再到盛唐气象,到词的兴起...我觉得这过程其实也很美妙。这方面其实看看大学的古代文学的课本也行,推荐复旦出版的。主编是骆玉明好像。还有南开大学出版的中国代文学发展史。我个人喜欢后面这套。
像一楼说的鉴赏累的辞典,我觉得暂时没必要,到书店挑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好,中华书局的,三联的,商务印书馆的,上海古籍的,这些出版社的比较权威,错误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