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蒋晓丽老师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蒋慧丽老师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哪些老师带研究生?都怎么样?准备考2012年的呢。。。有好心的师
今天给各位分享蒋晓丽老师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蒋慧丽老师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哪些老师带研究生?都怎么样?准备考2012年的呢。。。有好心的师兄师姐可以留个联 2、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怎么样?? 3、国内哪些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比较好? 4、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哪些大学的新闻 5、湖北大学播音主持好考吗。大概文化课要多少分?我是河南的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哪些老师带研究生?都怎么样?准备考2012年的呢。。。有好心的师兄师姐可以留个联你先说下自己要报考的方向吧?
050124☆★广播影视文艺学 │ │ 6 │ │ │
│01影视理论与批评 │ 曹峻冰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 │复试科目:│
│02影视史研究 │欧阳宏生│ │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5文 │文学理论(│
│03比较影视研究 │ 侯洪 │ │学评论写作④914中国文学 │含西方文论│
│04广播电视文艺与文化 │ 黎风 │ │(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
│05电视剧研究 │ 肖薇 │ │) │文论) │
│
│050301☆新闻学 │ │ 40 │ │ │
│01新闻业务研究 │ 蔡尚伟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 │复试科目:│
│02新闻史论研究 │ 操慧 │ │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6新 │新闻传播专│
│03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 陈雪奇 │ │闻传播史论④916新闻传播 │题 │
│04传媒经营研究 │ 侯洪 │ │业务 │保送生名额│
│05国际新闻传播 │ 姜英 │ │ │ 不超过13名│
│ │ 蒋晓丽 │ │ │ │
│ │欧阳宏生│ │ │ │
│ │ 吴建 │ │ │ │
│ │ 徐沛 │ │ │ │
│ │ 张小元 │ │ │ │
│ │ 张玉川 │ │ │ │
│ │ 朱天 │ │ │ │
│ │ │ │ │ │
│
050302传播学 │ │ 40 │ │ │
│01传播理论研究 │ 白冰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 │复试科目:│
│02编辑出版研究 │ 曹峻冰 │ │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6新 │新闻传播专│
│03广告研究 │ 蒋荣昌 │ │闻传播史论④916新闻传播 │题 │
│04影视传播研究 │ 蒋晓丽 │ │业务 │ │
│05网络传播研究 │ 黎风 │ │ │保送生名额│
│06符号学与传播学 │ 李苓 │ │ │不超过13名│
│ │ 彭虹 │ │ │ │
│ │ 王彬 │ │ │ │
│ │ 王炎龙 │ │ │ │
│ │ 吴建 │ │ │ │
│ │ 肖键 │ │ │ │
│ │ 杨晓明 │ │ │ │
│ │ 杨效宏 │ │ │ │
│ │ 赵毅衡 │
我也打算2012年考川大新闻传播的,留个联系方式? 下面咱们再联系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怎么样??
在全国来说是很不错的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概况 作者:xwpg 日期:2007-07-20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概况
学校概貌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9000多亩,至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校园绿树掩映、芳草茵茵,是全国著名的花园式高等学府、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有95个本科专业,1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博士点,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和质量居西部高校前列。
学院简介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组建于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新闻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及原西南农业大学信息中心等单位合并而成。学院现设有三个系:新闻学系、广播电视系、传播学系。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有一个课程与教学论博士方向,一个传播学硕士点(新闻传播、新媒体传播、影像传播、编辑出版)和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电影艺术理论、现代教学传媒技术方向的硕士。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包括在读),是一支充满蓬勃朝气的、有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学院聘请了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成员、原国际广播电台台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振华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还聘请了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彭吉象教授与俞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武汉大学张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与欧阳宏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郑锦扬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教授、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与张为群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Tim Gleason教授、人民出版社社社长黄书元研究员、《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家曹景行先生以及《重庆晨报》总编辑唐林先生等19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我院的兼职教授,聘请了“龙门阵”主持人龙勇、资深记者杜敏等传媒行业一线人物做指导教师,指导和扶持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举办前沿性学术讲座,做学院学科建设的学术支撑。
办学理念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办学理念:“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办学思路:从时代需求出发,整合学校的优质学科资源,设置开放性的课程内容、运用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新媒体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文、理、艺多元学科交融的传媒教育,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新媒体教育发展的需求。
培养目标
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传媒素养、新闻智慧、科技能力、人文关怀”,即培养既具有现代传媒素养、新闻采写能力,又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浓郁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传媒人才。
学院简介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概况(07.20)
国内哪些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比较好?国内传播学专业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介绍啦,我现在是川大传播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一、推荐国内传播学专业好的大学
(1)综合排名
国内的传播学专业排名网上一直都有,什么中国前十传播学大学。不过近几年教育部改革啦。根据学科各方面的实力进行了一个综合评估。
2018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并评估为A+专业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A类的有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A-的高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
这个评估也只是参考啦,也有很多学校其他方面会影响这个排名。各个大学传播学的侧重不太一样。比如你想从事学术道路,复旦、人大、武大、川大都是很好的选择。你想从事时间工作,就选择中国传媒大学。川大也是很好的选择啦。以下这些学校都是传播学历史悠久,很值得去的学校。
(2)川大介绍
不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情况与目标,那我简单介绍下川大的传播学的情况。
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是老牌强势专业与学科,师资力量强大,课程设置完整。传播学方向整体是偏向学术道路的。如果你想从事科研工作,那么来川大是很好的选择。你可以接触到许多学术上的指导。
而且川大地处西南。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如果想要在西南地区发展,那么川大会给你很多的帮助。不过,如果你更喜欢在新的媒体实践,那沿海地区或者北京自然更有优势。
二、老师推荐
你读过一些考研传播学的推荐书籍的话,人大的郭庆光、复旦的黄旦、中传的彭兰老师等等都是非常优秀且有趣的人。不过,都是大佬,招收的博士生比较多。
川大的话则非常推荐黄顺铭老师。学术上的大佬,而且人也很有趣。上课讲授的文献都是十分新的,对于学习思路上的指导非常有启发作用。如果你来川大,欢迎报考黄顺铭老师。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哪些大学的新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型)
华中科技大学听着是一所理工科大学,人家理工科确实也不错,但它的新闻专业尤其是学术方面真的很牛逼。它是国内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六大新闻学院之一,也就是说在这一项上至少全国前六了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没选择学习新闻专业以前都没听过这个学校。师资包括吴廷俊教授、张昆教授、石长顺教授等。
四川大学(学术型)
本人现在就读的学校(微笑)。没来川大前,真的不知道川大学术这么厉害,当然也和我不想走学术这条路相关,选择川大读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离家近。来了以后才了解,真是个搞学术的好地方。老一辈的赵毅衡教授就不说了,符号学的大牛;欧阳宏生教授,广播电视口的;蒋晓丽教授,新闻口的。我觉得川大新闻最好的就是拥有一批青年学者。如张放老师(据说是全国新闻控制实验第三人)、黄顺明老师(A刊、C刊经常能看到他的名字)、蔡尚伟老师(“中国最年轻的传媒博导”)等等。反正,这里是一个安心做学术的好地方。
湖北大学播音主持好考吗。大概文化课要多少分?我是河南的当年艺术类高考本科分数线是300,那么考这类一本学校文化分至少要380以上。专业分当然多多益善,专业三百,两百六以上才保险啊,声音浑厚是优势。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中国南方著名高校,也是广西办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中国大学百强高校。学校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
广西大学由中国早期革命家、教育家、有“北蔡南马”之誉的马君武先生于1928年创建。1939年,广西大学被民国政府确立为国立大学。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8年,广西大学获批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广西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行列。
截止2013年底,学校占地面积307公顷(约4605亩),建筑面积133.09万平方米,在校生
32026人,其中本科生23677人,硕、博研究生7061人,博士后65人,留学生1223人。此外,还有各类在职学生5.2万余人。学校设有31个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9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的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已全部布满。新闻学专业硕士点含新闻理论和历史、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三个方向,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含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产业、媒介融合三个方向。办学3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本科及成人毕业生6000多人,毕业生社会承认度高,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党政部门、新闻传媒的骨干。现有在校本科生593人,硕士研究生158人,继续教育学生470人。
2013年9月起,新闻传播学院开始招收传媒经济学、广告学硕士生。2011年8月2日,新闻传播学院举行一级学科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评审会,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评审会由国内知名新闻传播学者、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童兵教授主持。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商娜红教授就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布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等作了汇报,就拟增设的二级学科——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的建设作了阐述并回答了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专家组经过认真审议,一致认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立足于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打“东盟牌”、“区域牌”、“民族牌”、“西部牌”,学科特色凸显,已有的基础扎实,各项软硬件条件充分,尤其是依托“新闻出版总署西南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传媒)人才培养基地”, 广西大学新闻教育在全国新闻院系中独树一帜,可以成为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官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单位。
商娜红院长代表学院对评审专家多年来给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今后继续关注广西的新闻教育。参加评审会的专家还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泓教授,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审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导张昆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博导蒋晓丽教授,中国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导陈培爱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导陈卫星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曾建雄教授。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庆林教授、副院长吴海荣教授等7人参加了评审会。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新闻传播研究所、东盟传媒研究所、广播电视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摄影中心、视听观摩室、演播室、数码后期制作室。现有专业实验面积180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20万,生均达到8500元;图书资料5万多册,专业期刊杂志共计20多种。校内外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10个。其中包括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广西电视台等。07年该院新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办学条件正在稳步提高。
新闻传播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40余万元,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9篇,核心112篇,聘请专家讲学50余次,参加学术会议交流20多次。近5年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309篇,学术专著6部,教材5部。近三年获区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三项,获广西新闻奖(论文类)一等奖1项。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数字化新闻教学为手段,培养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新闻教育和研究人才,发展成为区域领先、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化新闻学院,打造广西新闻教育形成全国特色;建设成为广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乃至辐射东盟地区的新闻传播、宣传系统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全区新闻宣传和传播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心,实现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一体化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