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南大学农药学怎么样,以及西南大学农学好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重庆西南大学生物安全这个系好不好
2、西南大学的农学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南大学农药学怎么样,以及西南大学农学好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重庆西南大学生物安全这个系好不好 2、西南大学的农学专业有哪些? 3、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专业介绍 重庆西南大学生物安全这个系好不好西南大学校园环境很不错。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其前身是西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始建于1952年, 2002年成为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后组建了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学院现有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下设植物保护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涵盖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农药学专业、生物安全专业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院设有植物保护和制药工程2个本科专业,3个教学系、4个教学实验室和6个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有重庆市精品课程3门,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高校级重点实验室。学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起承担了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支援发展中国家培训项目(TCDC)--国际储藏物保护技术培训班。2006年起承办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班。
学院现有教职工49名,其中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名,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名,重庆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名,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名,重庆市名师1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20名,外籍客座教授7名;教授、研究员19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2名,高级实验师1名。
2005年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以及省部各级项目84项,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56项,获部省级以上奖励的有42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11项;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42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分别有2篇博士和3篇硕士学位论文获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其中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西南大学的农学专业有哪些?
西南大学的农学专业有: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植物学、动物学等。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科概况
截至2021年1月,西南大学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24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专业介绍生物安全专业为教育部2005年批准新开专业,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创建于2010年,学制4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概述
本专业的特点就是通过开展对生物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与控制的研究,通过建立外来有害生物和转基因生物信息系统、风险分析系统、检测诊断与标本储藏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培训与公众宣传系统,从而更好的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生物安全策略和决策,为防灾控灾,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生物安全
修业年限:四年
学科门类:属于理学大类,生物科学类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生物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从事生物安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动植物检疫、农林植保植检、有害生物检测分析、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评估等的教学、科研、生产、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熟知国际生物安全体系和有关标准体系,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海关和口岸、动植物检疫、国家安全部门、动植物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外贸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
培养要求
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
知识结构要求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生物安全基本理论与法规、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检疫技术与法规、有害生物的检测与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鉴定、诊断的基本技术训练,具备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动植物检疫、监控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知识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生物安全、动植物检疫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掌握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鉴定、识别、诊断、监控和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5.掌握生物安全、动植物检疫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发展动态;
6.掌握科技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研究、组织和管理能力,并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等。
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
学分与学位
毕业学分:168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070401)、生物技术(070402)、生物信息技术(070404W)、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070405W)、动植物检疫(070406W)、动物生物技术(070410W)、生物资源科学(070411S)生物信息学(070403W)、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0407W)、植物生物技术(070409W)等。
核心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安全导论、农产品安全、农药学、有害生物检测与处理原理与方法、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生物化学、生物灾害监测与控制、动物检疫学、植物检疫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
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主要的专业实验有涵盖了动物检疫性病害的诊断、监控与防御;植物检疫性病虫害的鉴别、监控与防御;动植物检疫技术、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鉴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药物分析与毒性测定等。
开设院校
四川大学(11901)、南京大学(10284)、西南大学(10635)、湖南农业大学(10537)和福建农林大学(10389)等。 植物保护专业是西南大学具传统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植物保护专业为一级学科,下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及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是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在识别有害生物基础上,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决策与方案。学制4年,授农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从事植物保护、植物医学与技术、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出入境植物检疫、农林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药研究开发、应用、生产、销售及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督查、执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服务于海关和口岸、动植物检疫、国家安全部门、动植物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外贸及其相关部门,各市、区、县级植保站、植检站、植物病虫测报站、环保站、农药检测中心、农药生产、农资销售部门等众多单位。
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植物保护
修业年限:四年
学科门类:属于农学大类,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开设时间:1952年首次开设,迄今培养学生60届
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从事植物保护、植物医学与技术、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出入境植物检疫、农林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药研究应用、开发、生产、销售及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督查、执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实现现代化而献身的精神。
知识技能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知识,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从而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与植物保护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生产中常发性病虫草鼠害的识别、诊断、一般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调查测报与综合防治技术;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试验设计和科研工作能力,能独立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的病虫草鼠害问题;了解农业生产及植物保护工作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能够适应农业领域其他部门或行业的相关工作。
4.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病害流行学、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可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3-6年。
学分与学位
毕业学分:168学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开设院校(共50余所)
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青海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长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塔里木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创建于2003年,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农药)制药原理、制药工艺、制药设备与管理等(农药)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农药、医药、兽药、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药物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工原理、生物工程原理、农药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农药学、农药制剂与加工、制药工程与设备、农药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生物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和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农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农药的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在计算机、体育、外语及语言文字方面达到学校相关要求。
本专业拥有农药学硕士、博士授予权,可在农药环境毒理学、农药剂型与加工使用技术、有害生物抗药性和生物源及天然产物农药四个方向上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