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申怎么样 南京晨曦航空怎么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航空航申怎么样,以及南京晨曦航空怎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考好不好?本科毕业率怎样啊?跪求!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2:17:5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航空航申怎么样,以及南京晨曦航空怎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考好不好?本科毕业率怎样啊?跪求!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怎么样啊!高分!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HND班3十1项目好吗?国外本科文凭能参加国内公务考试,非常希望在读的同学和已毕 5、作为南京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和理工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 请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考好不好?本科毕业率怎样啊?跪求!

自考的含金量统招成考,统招看似很难,事实上,自考是国内外承认的中国含金量最高的高等教育学历,自考毕业生的能力在各单位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自考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既有笔试又有实践环节考试,自考的教材就是考试范围,没有什么押题一说,这就是自考,靠的是毅力和能力。中国统招非一流大学的学历在世界上大多数都不被认可。自考生两年可以念完统招三年的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可以积累工作经验。

自考特点:

自考的制度不同于统招,每个统招大学都有自己的专业,这个大学有的专业,那个大学也可以有。

但自考就不是这样了,自考是省自考办把省开设的所有自考专业 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分配给当地省几个有主考能力的大学,所以说一个自考专业,只会有一个主考院校。这样说吧,自考是选专业的问题,不是选主考院校的问题。

不能拿统招的眼光来看待自考,一般统招生才讲究学校的好坏,而自考只讲究文凭,不讲究主考院校是那个.比如,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的自考文凭等级是一样的, 全中国大学的自考文凭都一样。只要你拿到了自考文凭,不管是哪个省份哪个主考学校的,全国都承认,一律平等对待,所以只要某个大学有开设自考专业的资格, 你就可以去报考相关的专业。

自考的学历限制也不同于本科,每个人都可以报考,你可以先从专科开始,或者没有专科证也可以先参加自考本科的考试,就是将来在申请本科时要先出示专科毕业证,所以就要先考一个专科毕业证并且在本科前毕业,这是自考的硬性规定。

自考没有学制限制,自考专科一般有16门,本科有14门,只要你一门一门全部通过就能办理毕业,2年考完就能2年毕业,10年考完就是10年毕业。所以这也使很多想要早点毕业的考生,尤其是没时间复习或基础差的考生愿意去依靠培训班,帮助自己顺利通过考试,尽早考完尽早毕业。()

本科毕业率也是很高的,其他问题可登陆自考网在线联系老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是211工程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11月,航空工业局命令在南京511厂成立南京学校建校委员会,开始建校筹备工作。

1952年6月,校名确定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华东军区调1200名现役军人进校补课,准备开学。10月19日,校长邓永清主持开学典礼,首届学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课。

1955年5月,二机部建议南航专迁到西安并升格为航空学院,校领导表示有困难,后决定华东航空学院西迁,南航工专留宁发展。

南京航空学院                                   

1956年4月28日,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航空学院,开始部分招收本科生。

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离南京后,原华航卫岗校园划归南京航空学院。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苏州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分批并入南京航空学院。

1958年,卫岗校园划归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

1978年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3年,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7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行列。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成立。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学科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7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有本科专业6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方向)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个):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力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6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建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总体资助率26.6%,均创历史新高。此次获批项目包含重点项目6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项目94项,青年基金63项,外过青年学者基金2项,联合基金1项;此外,学校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经通过评审,还有近10项重点标志性项目已进入会议评审阶段。

根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资助情况。学校本年度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3项。

2018年,学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项。2019年1月,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1年度,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科学技术奖项目21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空天科技时代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特等奖,《高端制造业卓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5项成果荣获一等奖,《需求牵引、持续迭代——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项目荣获二等奖1项。

学术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荷兰Scopus数据库、《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航空宇航文摘》(IAA)《科学文摘》(SA)《数学文摘》(Zbl Math)、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来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Ei Compendex (USA), Scopus (Holland), Mathematical Review (USA),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SA), SA (England), Zbl (Germany), EBSCO, CSCD, etc。

《数据采集与处理》:中文核心期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荷兰Scopus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期刊。

《振动、测试与诊断》: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期刊。

《振动工程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力学文摘》,美国Ei Compendex、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Applied Mechanics Review、美国The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美国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收藏284万余件印刷型文献外,有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1166万余册,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以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为重点,工、理、管、经、哲、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宁镇扬地区高校联合体(江宁驻区高校联合体)的成员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各兄弟高校图书馆。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南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信部党组、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走强化特色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创新驱动之路、深度开放之路、文化引领之路,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怎么样啊!高分!

我也是南航的,航空宇航学院的。但是还是过来回答。

南航名航学院的主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于1993年9月28日由中国民航总局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共同创建成立,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民航为特色的主干学院。民航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制, 对民航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指导与监督。董事会由中国民航总局人教司、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局等30多家民航企事业单位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为学院题词,并勉励"为发展民航事业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2003年9月28日,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杨国庆副局长、江苏省吴瑞林副省长等领导出席了民航学院院庆十周年庆典大会,对民航学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

学院在两部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在董事会的指导与监督下,依托“211”全国重点高校南航大的雄厚师资力量和多学科坚实基础,依靠国内外民航界大力支持,坚持校企联合与国际联合的办学方针,建成了具有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覆盖了民航所需的主要专业。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与铁道工程), 五个硕士点(交通信息 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和安全工程与技术), 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Amba,交通运输工程和航空工程)。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获批国防重点学科,适航技术与管理获批国防紧缺学科。 根据我国民航人才需求,民航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和“飞行技术”两个本科大类专业。在“交通运输”专业下,分别设有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机场运行控制与管理六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院设有四个行政系:民航工程系、空中交通系、运输管理系和飞行技术系;四个研究所:航空安全与保障技术研究所、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 民航软科学研究所;一个民航总局重点科研基地:“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一个工程中心:“飞机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用于本科专业实习的民航工程中心(内建五大专业实验室);另有一个民航在职人员培训中心。

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

有了全面科学的专业体系和雄厚的学科体系的支撑,学院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做到“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统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统一。针对民航行业对空管、机务、适航和飞行等特殊人才的需求,学院开展了3+1、2+2、4+1等人才培养模式,并对飞行学员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建院以来,先后向民航系统输送空管、签派、运输管理、机务维护(修)、电子通信和飞行技术等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其中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培训学员3000余名,毕业生“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民航学院以“民航精英、执政骨干、民众表率”为人才培养目标,现有在校本科生 1800余人,研究生31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0余人。学院已成为我国民航事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建成能够满足民航所需主要专业的课程体系,其中交通运输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完成省级特色专业申报;“航空维修工程及技术”专业成功获批国防科工委紧缺专业。加强了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方向产生1—2门省部级精品(培育)课程,大力开展特色课程双语教学,形成了具有民航特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学院以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改革和民航工程中心建设,获得了校“本科教学迎评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5年来,新编讲义18部,获校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建设民航工程中心,培养民航紧缺工程技术人才”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学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成近4000平方米的民航工程中心,并引进了1架运七飞机、7台民航发动机及价值1600多万的航材,建有4800平方米的停机坪用于飞机整机教学和实践。

学院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协调联系,形成了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负责的全员育人模式,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暑期社会实践”、“校大学生科技节”、“校园辩论大赛”等校内外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全校前列。

师资队伍

人才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兴院强院的根本保证。在建设发展中,学院按照“规模扩充与质量提高并行,个人培养与团队打造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并重”的原则,大力加强以师资队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1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专家组成员1人,民航总局特聘专家2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2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4人,另有30余名行业领导和专家受聘担任我院兼职或讲座教授。

学术研究

为适应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趋势, 学院广泛开展校内外联合科研攻关。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规划、空中交通系统安全与效能分析、机场管理与信息化、航线经济与航班优化、 航空运输收益管理、航空物流、航空运输经济地理信息管理、发动机检测诊断与风险评估、维修决策理论与数字化实现技术、 载运工具运行品质研究与模拟、载运工具运行自动化与控制、飞行模拟器、飞机健康及运行安全实时监控、交通管理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实现技术、民航安全工程与适航技术等。

学院以“学术强院”为指导,以“服务民航”为己任,依助南航大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多学科基础,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九五”、“十五”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四项,针对民航安全、空管、航空运输规划与管理、民航信息化建设等国家省部级课题60余项,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合作课题14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特别是,近五年来学院实到科研经费总计近4000万元,2006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36项,与民航、航空企事业单位合作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375篇,其中核心240篇,被国际SCI、EI、ISTP论文检索百余篇。

合作交流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是学院满足民航开放型行业要求,争取行业资源、提高行业影响的重要途径。五年来,学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不断把对外合作交流推向纵深。与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安技中心、中国航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等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为多家航空公司、空管局、机场以及地方政府举办了博士班、工程硕士班、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服务;与多家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联合申报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启动实施“西部民航人才计划”,以特殊模式和灵活方式为西部培养民航紧缺人才;与空客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空客公司正式在我校建设民航资料室并面向我院设立了空客奖学金;与美国泛美、三角、CAPT(开普特)等飞行学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董事会作为联系民航局和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为扩大学院合作交流作用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

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百余人次,先后承办了第二届全国空中交通运输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国家空管战略发展研讨会等全国性或行业性大型学术会议。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民航科研实力雄厚、民航科技氛围活跃的我国民航科技进步重要科研基地之一。

历史沿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是伴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南航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1993年,为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对民航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需求,由原民航总局和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联合创办南航大民航学院,将我校“航空、航天”优势和特色延伸发展至“民航”领域;2002年,学校又一次敏锐的捕捉到民航发展对飞行技术人才大量需求的历史机遇,积极整合力量,正式创办成立飞行学院,将人才培养的口径进一步拓宽。崇高的历史使命孕育远大的发展志向。可以说,顺应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形势创办起来的民航学院,在建院初,就担负起了为中国的民航事业提供人才服务和科技支撑的重任。她的建设发展得益于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也贡献于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倚助于南航大雄厚的多学科基础,也丰富拓展了南航大的学科基础。

“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了提高学院办学的目标导向性,建院初,学院就找准并坚持“依靠民航、服务民航、贡献民航”的开放型办学思路。1994年,在民航总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倡议下,民航学院董事会正式成立,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方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民航事业服务开辟了有效途径。包括民航总局空管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民航华北管理局、首都国际机场等各大航空公司、民航管理局、机场等二十余家民航企事业单位加入董事会,民航总局副局长沈元康首任董事长。董事会作为学院联系民航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十余年来,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学院建设发展上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成为民航学院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基于此办学机制的研究成果--“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学研合作新路子”于2001年获江苏省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2002年2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做了题为“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报告”的全面报道。

1996年,为进一步整合优势,构建贴近民航需求和市场紧密接轨的专业体系,学院开始了民航专业的梳理和调整,在交通运输专业相继设置了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机场工程与管理6个专业方向,2002年,增设飞行技术专业。至此,学院已经建成了涵盖民航需求主要方向的专业体系,为民航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后的6年是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的6年,6年中,学院相继取得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五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覆盖民航所需主要专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有了全面科学的专业体系和雄厚的学科体系的支撑,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做到“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统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统一。针对民航行业对空管、机务、适航和飞行等特殊人才的需求,学院开展了3+1、2+2、4+1等人才培养模式,并对飞行学员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建院以来,先后向民航系统输送空管、签派、运输管理、机务维护(修)、电子通信和飞行技术等各类专业人才3000余名,毕业生“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一批批毕业生走出校门,成为祖国民航事业的栋梁之才,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装点万里晴空。学院以“学术强院”为指导,以“服务民航”为己任,依助南航大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多学科基础,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九五”、“十五”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四项,针对民航安全、空管、航空运输规划与管理、民航信息化建设等国家省部级课题60余项,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合作课题14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年科研经费达一千余万元,并逐年增加。已经发展成为民航科研实力雄厚、民航科技氛围活跃的我国民航科技进步重要科研基地之一。

点进去看看就行了,有很详细的信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HND班3十1项目好吗?国外本科文凭能参加国内公务考试,非常希望在读的同学和已毕

HND是英文HigherNational Diploma的简称,中文解释为英国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二年级的课程(英国大学本科学制为三年)。该课程凭借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而又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享誉全球。

学生在完成国内三年学业后,获得HND证书。无论在英国本土或是在海外,取得HND证书后,即相当于完成了英国大学二年级的课程。

HND项目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引进的,这个部门也是中国的学历认证部门,因此,在一定程度来说,这是个权威机构引进的项目。学历认证没有问题。

选择HND院校的标准,硬件环境只是一方面,上学主要看的还是看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等方面。HND课程都是商科方面的专业。在选择学校方面,建议还是先确定自己想读的专业,然后看看各学校的专业排名如何,这样选择学校就不会错了。不要单纯的看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才是你择校的第一标准。到纯工科的航空航天大学读商科就不是很好的选择。

其次,HND也要注重是不是在学校本部上,待遇和统招学生是不是有差别。比如很多HND学校都说自己在本不上课,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在本部上课,或者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学校本部。那么,选择名校的就没什么意义了。据我所知,对外经贸大学的HND是在校本部办学的。

另外,如果上HND你申请一个普通的学校本科,虽然可以一年就毕业,但是由于学校并不是很好,所以也没有什么优势。不过你可以一年本科毕业之后再申请硕士研究生,由于英国研究生只有一年,这样在国外两年就可以拿到硕士文凭了,加上国内的三年,也就是说总共五年就可以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这个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节约成本上都是很诱人的。还有就是硕士阶段可以申请更好的学校了,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毕业证的含金量。所以上HND一定要非常关注HND学校申请到的研究生学校都是什么,优秀率有多少。

以上种种,跟学校有关系,但是也要自己好好学习,付出才有回报!

最后希望能帮助到您。

作为南京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和理工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

最近有家长咨询我们高考志愿网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到底各自强在哪里,报志愿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到底该怎么选择。首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都是211工程院校,主管部门均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优势专业类似但也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就从师资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录取分数、拔尖人才培养、就业方向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给高考考生和家长一个更全面的分析,供学生在选大学、选专业、报志愿时参考。

一、师资力量对比

南京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17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万人计划”专家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4人等。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6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教职工3131人,其中专任教师184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263人,博士生导师535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20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4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9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2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

两者相比,总体上南京理工大学的师资略胜一筹。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比

南京理工大学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6个工程领域;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设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拥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

两者相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多于南京理工大学。

三、优势学科/专业对比

南航优势专业: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

南理优势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两者相比,南京理工大学的综合能力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行业特色专业方面南航优于南理。

四、拔尖人才培养对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钱伟长力学班:主修工程力学专业,实行本硕一体化培养,分为4年和2.5年,完成第一阶段,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完成第二阶段,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钱伟长班荣誉证书。长空创新班:面向南航所有理工科专业,进入班级后,专业任选,并保证100%本硕博连读。航空航天类的AI复合班:配有航空航天方面的导师和人工智能方面导师。南航和乌克兰合作的联合培养班,2年在国内,2年后公派到乌克兰学习航空航天类的知识。

南京理工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钱学森学院,下设三个专业大类,材料化工类、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共30多个专业。培养模式和强基计划非常类似,采取“本硕博贯通”的模式,最短5年可获得硕士学位、7年可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实行全程导师制。

进入钱学森学院的两种途径:

1、当年高考新生:已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的优秀新生可以在7-8月份报名申请进入钱学森学院,学院将在新生入学报到前组织面试选拔,择优录取100名优秀学生;

2、大一下学期:在学校组织的转专业申请考核时,补充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钱学森学院。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南理还与中国航天十二院、中科院南京人工智能芯片研究院、签订协同育人基地协议,选拔学生赴校外实习,提高综合科研能力。

五、报考建议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南航是工科、航空航天类优势院校,加上地域因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向往的高校之一,它的力学、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通信等学科都很强势,非常值得报考;但南航的法学、外语类、金融类等要慎重考虑。

2、专业横向对比。计算机专业,同级别同分数段上下,还有哈工大(威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院校可以选择;自动化专业,实力相当的还有哈工大(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可选;电气专业,如果就想进国家电网的话,华北电力(保定)是更好的选择;机械类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和南航的分数、实力相当;土木工程专业,同分数段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实力更强。

3、南航的长空创新班,进入后保证100%本硕博连读,这是211院校中非常少有的,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4、想进入南航的拔尖班,面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认知、大学的专业认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未来长远发展规划等。大多数学生一直忙于学习、忙于怎样提分,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对于面试,一定要早规划早准备。

(二)南京理工大学

1、南理兵器类相关专业的实力非常强,值得学生报考,适合有家国情怀的孩子;此外它的化工、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也都很不错,但同分数段也有其他高校可以选择,要根据不同的规划来定。

2、南理的设计类、电气类、土木类、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的相关专业,报考需要慎重,同分数段有性价比更高的大学可以选择。

3、想进入南理的拔尖班(钱学森学院),需要通过二次选拔(笔试面试),笔试主要考核数理基础,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对所选专业的认知、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所以希望看到这个文章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早规划早准备,提升综合能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