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就业怎么样 榆林学院好就业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榆林学院就业怎么样,以及榆林学院好就业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榆林学院的前景咋样呢?


2、榆林学院好就业的专业?


3、榆林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0:14:1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榆林学院就业怎么样,以及榆林学院好就业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榆林学院的前景咋样呢? 2、榆林学院好就业的专业? 3、榆林学院怎么样? 4、陕西榆林学院怎么样?是几本? 榆林学院的前景咋样呢?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唯一的普通高校,是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

建校以来,特别是升本以来,学院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为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两基地、一中心 ’服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生态农业、经济管理类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00万元, 建有10个校级实验室,30个院系级实验室。纸本书刊99.3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种),电子资源(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12195GB。订购和自建的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榆林学院学报》、《榆林学院报》对外公开发行。

学院设有16个院系(部),37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农学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职重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现有教职工855人,专任教师668人,教授63人,副教授139人,博士63人,硕士239人,留学归国人员22名,外籍教师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硕士生导师10人,榆林市拔尖人才7人。

学院主要面向陕西省招生,生源地已覆盖河南、河北、甘肃、湖北、吉林、四川、江西、内蒙、宁夏、山西等20多个省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6名,高职、成教生三千余名,留学生12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本科生考研通过率近3年连续保持在14%左右,在司法考试、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大运会等国家级和省级考试、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建校以来,先后培养出四万余名具有较高层次的各类人才,毕业生遍布陕西及周边省区,其中,大中小学教师21000余人,公务员5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800余人,工商业从业人员7500余人,担任或曾担任县处级以上地方领导职务者达480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院设有5个研究中心,其中 “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榆林市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克隆出全国首只体细胞克隆陕北白绒山羊;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省文物局批准,2007年正式建成并开放了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1项,省级项目58项,厅(局)级项目200余项,横向项目6项。学校用于科研的经费支出超过30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16篇,其中核心期刊725篇,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论文71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8项,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16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与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5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形成结对共建关系,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榆林靖边等县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农业科学研究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靖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有层次、有规模、有特色、环境优美、人才荟萃、设施齐备的现代化高校,2007年,学院被列为陕西省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省市共建院校。学院连续多年被榆林市政府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2004年,教育厅授予学院“文明校园”称号;2010年,全国绿化委授予学院“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今后,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建设一所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服务生产、建设、管理和教育的高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内涵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到2015年将学校建成陕甘宁蒙晋地区同类院校中竞争优势明显、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再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更加显明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

榆林学院好就业的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园林 

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这些专业是榆林学院的优势专业,就业形势相对更好一些

榆林学院怎么样?

每个学校都有好专业与垃圾专业这是肯定的,榆林学院名气不响这也是肯定的,04年才由专科院校升的本科院校,学校底蕴不够深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油气煤田能源丰富,经济飞速发展,借着这个东风榆林学院也在腾飞,学校今年下半年进行本科评估,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两个二本专业升一本的报告已经提交,学院准备改为大学,近几年将是榆林学院的飞速发展期。

我觉得从综合实力上讲学校的排名比较靠后,但是由于有资源优势,有几个比较强的专业的,比如化工,过控,油气储运,石油工程等。油气储运专业全国只有13院校开设,油气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比西安石油大学的要好,所以报志愿报名校是次要的,报个好专业才是重点,就业才是硬道理,化工院毕业生今年化工和过控就业很好,大三油气两个班现在签约的都有差不多一个班.

每个学校都有好专业与垃圾专业这是肯定的,榆林学院名气不响这也是肯定的,04年才由专科院校升的本科院校,学校底蕴不够深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油气煤田能源丰富,经济飞速发展,借着这个东风榆林学院也在腾飞,学校今年下半年进行本科评估,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两个二本专业升一本的报告已经提交,学院准备改为大学,近几年将是榆林学院的飞速发展期。所以重点是专业。

若果是今年高考生分数还行,那你先不要考虑这了,有好学校等你,如果你是成绩刚上线十几二十分,报这里

陕西榆林学院怎么样?是几本?

总体上是二本,也有部分专科的专业。榆林学院的名气不太大,但是他们的就业率还可以,化工,计算机经常在全国拿奖。考研上线率还比较高。

榆林学院坐落在陕甘宁蒙晋接壤区的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3年6月,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决定推进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协议,合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

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坚持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先进、人才荟萃、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校。

学校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762.99万元,图书125.39万册,电子图书123.5万册。设置有化学与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15个院系(部),50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930人,其中本科生11793人。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3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近年来,学校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现有教职员工973人,其中专任教师739人,正高职称76人(正教授74人),副高级职称209人(副教授18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644人,博士123人(在读49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和2名长江学者,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三秦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硕士生导师33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及陕西及周边省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近三年,在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600余项,总经费6000多万元,获得省厅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设立了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结构与岩土...

参考资料

榆林学院官网.榆林学院官网[引用时间2017-12-20]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