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后单位怎么举证 申请工亡需要哪些证据

今天给各位分享工亡后单位怎么举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申请工亡需要哪些证据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上班时意外死亡,单位该如何赔付


2、工亡怎样向工友取证


3、申请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9:33:16

今天给各位分享工亡后单位怎么举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申请工亡需要哪些证据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上班时意外死亡,单位该如何赔付 2、工亡怎样向工友取证 3、申请工亡认定需要死者家属到劳动部门和工作单位当面质证吗? 4、公司如何向人社局就员工工亡举证范本 5、爱人工伤死亡,单位上报了,但是要单位的证明,证明我爱人是他们单位的,说啥也不给开这个证明办理不了公 6、工亡鉴定标准 上班时意外死亡,单位该如何赔付

一、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亡。

劳动者工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按下列标准支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抚恤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1)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工作中突发疾病,经过抢救无效48小时之内死亡的,视同工伤,享有工亡待遇。经抢救无效48小时之外死亡的,按因病死亡待遇处理。

目前,企业职工病死亡待遇全国尚无统一规定,有各省或直辖市、自治区规定,通常有丧葬费、抚恤金(救济金)和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困难补助组成,具体标准请咨询当地人社局。

(2)仅仅是在用人单位区域内,并非工作中遭遇事故伤害死亡的,由侵权人按照人身损害侵权责任赔偿;如果没有侵权人或者是因为疾病死亡的,享有非因工和因病死亡待遇(同一标准)。

拓展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法律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以来,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认真总结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起草了《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已经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保险条例)

工亡怎样向工友取证

需要劳动部门去调查取证。

工伤认定的调查取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前提,因此在申请认定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表是认定工伤的基本材料,包括事故者的个人自然信息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或者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提交事故的相关证据材料。

申请工亡认定需要死者家属到劳动部门和工作单位当面质证吗?

申请工亡认定不需要死者家属到劳动部门和工作单位当面质证。

工亡认定(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社局)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申请方提交的材料,通过调查核实,作出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工伤,不是仲裁和审判行为,没有质证程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伤认定办法》

第八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第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公司如何向人社局就员工工亡举证范本

公司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和医疗诊断证明。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职工因工死亡的,还需提交死亡证明。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按月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失去供养条件时止。其标准是配偶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为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被鉴定为致残一级至四级以后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4个月。

4、伤残抚恤金、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由市劳动局根据本市职工工资增长及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爱人工伤死亡,单位上报了,但是要单位的证明,证明我爱人是他们单位的,说啥也不给开这个证明办理不了公

提供劳动合同就可以。如果没有,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先确认劳动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亡鉴定标准

第二十二条 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甲款的规定,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3个月作为丧葬费,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25%;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40%;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50%。此项抚恤费付至受供养者失去受供养的条件时止(供养条件见第十一章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第二十四条 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供养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受其供养的子、女、弟、妹有入该企业所办学校就读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全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内工作,其共同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丧葬补助费应由其中一人领取,不得重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