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德纳哪个大学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德堃 哪所大学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计算机编程比赛奖品发什么
2、能否实现一个面向对象的TeX?
3、最重要的一则
今天给各位分享高德纳哪个大学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德堃 哪所大学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计算机编程比赛奖品发什么 2、能否实现一个面向对象的TeX? 3、最重要的一则物理科技新闻 快!!!!!!!!! 4、计算机著名专家knuth是美国哪所大学的教授? 5、清华大学必读书目 计算机编程比赛奖品发什么计算机编程是一种艺术形式,就如同人们谱写诗歌和音乐。 ——高德纳
高德纳(DonaldErvinKnuth,1938年1月10日-),出生于密尔沃基,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荣誉退休教授。高德纳教授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鼻祖[来源请求],在计算机科学及数学领域发表了多部具广泛影响的论文和著作。高德纳最为人知的事迹是,他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heArt of ComputerProgramming)的作者。此书是计算机科学界最受高度敬重的参考书籍之一。他创造了算法分析的领域,在数个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做出基石一般的贡献,此外还是排版软件TEX和字体设计系统Metafont的发明人。高德纳的英文名直译为唐纳德·欧文·克努斯(Knuth发音为/knuːθ/[1]),“高德纳”这个中文名字是1977年他访问中国之前所取的,命名者是储枫(姚期智的夫人,计算机科学家)。
高德纳真的只是一个人么?他一生发表了150余篇论文,提出了领域内最重要的三个算法。他的经典巨著(如今在写第四卷)《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对整个行业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提出了原创的研究见解。这本书的前几卷已经诞生了中文、日语、俄语和匈牙利语等多个版本。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还找时间创造出功能强大的排版印刷软件系统,以便进行多样化的写作,主题 包括古巴比伦算法和《圣经》诗篇,甚至还有小说。在“业余时间”里,他喜欢弹奏自已设计的管风琴
能否实现一个面向对象的TeX?
可以,ANT就算一个。TeX是由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E. Knuth(高德纳)发明的排版系统,利用Tex很一很容易的生成高质量的dvi文件,打印输出。利用dvips,dvipdfmx,pdflatex等程序生成pdf,ps,文件,latexhtml生成html文件。 它在学术界十分流行,特别是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TeX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很好的 排版工具,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数学公式时。利用诸如是LaTeX等终端软件,TeX就能够排版出精美的文本。通过ctan上的宏包可以扩展其功能,可以作幻灯片,定义模板。中文支持可以由CCT,CJK来完成。高德纳最早开始自行编写TeX的原因是当时十分粗糙的排版水平已经影响到他的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的印刷质量。他以典型的黑客思维模式,最终决定自行编写一个排版软件——TeX。他原本以为他只需要半年时间,在1978年下半年就能完成,但最终他用了八年时间,直到1985年TeX才最终停止修改。Guy Steele在高德纳编写其第一版的TeX程序时正好在高德纳所工作的斯坦福大学,当他回到MIT时他在ITS下重写了TeX的输出输入系统。TeX的第一版是用SAIL编程语言写成的,运行于PDP-10型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斯坦福大学的WAITS操作系统。在之后的TeX版本中,Knuth发明了所谓的“文学编程”(literate programming),一种从同一源文件自动生成可编译的源代码和高质量的文档的编程方法。这种语言被称为WEB,它所生成的源代码是使用Pascal编程语言。TeX的版本号码也十分有趣。从TeX第三版开始,之后的升级是在小数点后加入一个新数位,使之越来越接近圆周率π的值。TeX目前的版本是3.141592。这显示了TeX已经十分稳定,任何的升级都十分细微。高德纳曾表示“‘(于我过世后的)绝对最后改变’为把版本数改为π,那时任何余下的漏洞TeX都成程序的点缀了。”TeX允许自由的再发布及修改,但禁止任何修改版本以TEX或任何其他相似的名字命名。
最重要的一则物理科技新闻 快!!!!!!!!!计算机老顽童撰写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著作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0年03月14日 浏览:33次 字号:〖大 中 小〗
高德纳设置了一个悬赏游戏。如果有人挑出了他编写的TEX程序的错误,他就给挑错者奖励。第一个错误值2.56美元,第二个值5.12美元,第三个值10.24美元。据说,这张10.24美元的支票是他迄今为止为此签出的最后一张。
高德纳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克努斯(Donald Knuth)的中文名。这位“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鼻祖”是计算机界的传奇人物。他在年仅36岁时就获得了图灵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的获奖作品《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原计划出七卷,至今才出到第四卷。尽管如此,它依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狄拉克的《量子力学》、费曼的《量子电动力学》等并列,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选为20世纪最重要的12本物理学著作之一。
1 早期经历
“是男人就得-67”
1938年高德纳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他的超凡智力在8岁时就显示出来了。当时,一家糖果商在孩子们当中举办了一项有趣的比赛,要求用“Ziegler’s Giant Bar”里面的字母,写出尽可能多的单词。裁判事先准备了一份2500个单词的列表,可小高德纳令人惊讶地写出了4500多个单词。他为学校赢得一台电视机,还为每个同学赢得一根棒棒糖。他的赛后感言是,我还能写出更多。
高德纳就读的大学是凯斯理工学院。1956年,他在这里第一次使用了IBM650,并开始学习编程。不久之后,高德纳就对编程有了许多体会。当时高德纳还兼职管理学校的篮球队,于是他编写了一个程序,能够自动评估每名球员的价值,令球队的教练非常欣赏,还引来了CBS电视台。后来高德纳、球队教练和IBM650的合影还被印到了IBM650的宣传册上。1960年,高德纳以公认出色的成就,打破了学校的惯例,同时获得了学士和硕士两个学位。
随后,高德纳进入伯克利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的编程生涯也正式开始了。他当时所写的程序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ALGOL60编译器提出的测试方法。ALGOL60经常会因为编译器不成熟而出故障。高德纳编写了一段非常简单的测试程序,江湖人称“Man or boy test”,翻译成中文就是“是男人就得-67”。高德纳说,只要用ALGOL60编译器来编译我的这段程序,如果运行结果等于-67,就说明这个编译器是纯爷们儿。
2 获图灵奖
盖茨为他“做推广”
1963年,25岁的高德纳拿到了博士学位,并留在伯克利任教。在毕业前一年,高德纳已经因为设计编译器而响誉计算机行业。著名的Addison-Wesley出版社向他约稿,请他写一本关于编译器和程序设计方面的书。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不久之后,他就把这件事做成了计算机科学史上的奇观。1962年约的稿,高德纳一直写到1966年还没交。编辑急了,找到高德纳,说这都4年了你写了多少啊。高德纳说,才写3000页手稿。编辑大囧,忙问都这么长了怎么不交稿?答曰,我还没写到正题呢。编辑崩溃了,说那你出个多卷本吧……
把一件平常的事做到人间极致,这就是高德纳。他不是故弄玄虚,他的心里攒着一股劲儿,要写一部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巨著。1968年,《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AOCP)的第一卷正式出版了。这一卷的标题叫《基本算法》,但难度却并不低。据说比尔·盖茨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读完这一卷,并且做了大量的练习,然后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那就去读这个《基本算法》吧。高德纳本人的说法更犀利:要是看不懂,就别当程序员。
同年,高德纳跳槽到斯坦福大学,并当上了教授。一年后,TAOCP第二卷正式出版。1973年,这本书出到了第三卷。这三卷书被计算机界惊为“神作”,在最初的几年内就卖出去100多万套。按照计划,这套书一共是七卷,但是现在刚刚写完三卷,就已是震古烁今。震到什么程度呢,连图灵奖颁奖委员都坐不住了。按照惯例,图灵奖的获奖者都是成就等身,要经过时代的检验。但此时,美国计算机协会便决定立即为其颁发图灵奖。这对高德纳来说,无疑是个殊荣,这一年他只有36岁。至今,他仍保持着图灵奖最年轻获奖者的纪录。
3 中途辍笔
圆周率充当序列号
高德纳在获此殊荣之后,再一次令世界大跌眼镜:他宣布从此歇笔了,因为排版工具太差,破坏了这套书的美。这一动作让外界十分震惊。有人说,高德纳江郎才尽,见好就收;有人说,图灵奖对前三卷的评价过高了,高德纳只好找理由撤了;还有人说,获奖之后停止写作,充分体现了他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功利。
可高德纳在辍笔的10年间居然创造了三个重要的成果:字体设计系统METAFONT、文学化编程(Literate Programming),以及其中影响最大的排版系统TEX。
在Word系统中写科学论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你需要调整格式,也很难表现数学式。但是在TEX中,这些麻烦几乎完全不存在,只要载入样式文件,排版就自动完成了。TEX是一场出版界的革命,直到现在仍是全球学术排版的不二规范。
TEX作为一个软件产品,也令人叹为观止。它的版本号不是自然数列,也不是年份,而是从3开始,不断逼近圆周率(目前最新版本是3.1415926)。高德纳再一次用行动宣告,这个东西趋近完美,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改进了。他还设立了奖金:谁发现TEX的一个错误,就付他2.56美元,第二个错误5.12美元,第三个10.24美元……以此类推。结果直到今天,他也没有为此付出多少钱,可见TEX经过了怎样的千锤百炼。他设置的另一个奖项是找出其著作中错误的人能得到2.56美元,因为“256美分刚好是十六进制的一美元”。据说,获奖者将有他签名的支票视为珍宝,并不兑现。
4 回归写作
计算机王者归来
歇笔十年的高德纳,手捧这三项成果重出江湖,打消了一切质疑。这时他才对十年前的歇笔事件做了一个轻描淡写的解释: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得漂亮,就必须要跟上帝保持和谐,现在,上帝终于让我去写四卷了。
1992年,高德纳为了专心写作,宣布提前退休,并停用电子邮箱(此人从1975年就开始玩电邮了)。高德纳一共带了28位博士生,他觉得28这个数字很好,于是便宣布不再收学生了。尽管如此,他仍然为想要师从于他的人们留下了一个盼头:他开了一门公开课,每次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谁能快速解出来,高德纳就会为他的博士论文签名。不知道哪位后起之秀能够获得如此殊荣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2008年,在TAOCP的前三卷面市30年之后,第四卷终于面世了。而高德纳自己却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使他为这套丛书耗费了一生的心血。
【新知补丁】
图灵奖 Turing Award
计算机科学界最高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目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以及Google公司赞助,奖金为25万美元,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
□苏椰(江苏 人工智能专业)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计算机著名专家knuth是美国哪所大学的教授?斯坦福大学计
算机系,任正教授
Donald E. Knuth,1938年出生于Wisconsin。1960年,当他毕业于Case Institute of Te
chnology数学系时,因为成绩过于出色,被校方打破历史
惯例,同时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他随即进入大名鼎鼎的加州理工学院
数学系,仅用三年时间便取得博士学位,此时年仅25岁。
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授,28岁时升为副教授。30岁时,加盟斯坦福大学计
算机系,任正教授。从31岁那年起,他开始出版他的历史性经典巨著: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他计划共写7卷,然而仅仅出版三卷
之后,已经震惊世界,使他获得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Turing Award!
此时,他年仅38岁!后来,此书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一起,
被评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十种科学著作”之一。相信学过数据结构和编
译原理的同学们都知道KMP算法和LR(K)算法有多么不可思议,然而此书
中这样的算法比比皆是!
在计算机科学上,他主要是一位理论家。然而,他在理论以外也同样做出
惊人的成就。鼎鼎大名的排版软件Tex,就是他的作品。此外,还有Metafont
等,也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
Knuth获得图灵奖时为36岁,前面多说了两岁。估计他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图灵奖
获得者,甚至有可能永远把这个记录保持下去。
相比之下,其他获得图灵奖的人当时一般都是五十几岁或者六十几岁(例如去年的
姚先生,和刚去世的Simon),可见Knuth有多伟大!他真不愧为大师中的大师!
他很早就提前退休,为的是集中精力把巨著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写完。
他一生共带过二十四个(此数字也许不准)博士生,发誓不会再带更多的学生。但是,
他有一个奇妙的承诺:
在他定期进行的讲座中,会不断提出一些新的难题。如果有人能在给定的期限内解出
任何一道难题,他将为那个人的博士论文签名!不知道
世界之大,有没有哪位后起之秀能获得这样的殊誉?
他的其它著作和论文难以数计,其中包括Concrete Mathematics等名著。
从1977年起,他获得Fletcher Jones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的
头衔,并且同时兼任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1990年,斯坦
福大学更授予他一个非同寻常的头衔Professor of The Art of Computer
Science,作为对他的特殊贡献的承认!
他的其它荣誉数不胜数,其中主要的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
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院外籍
院士.......;美国数学会Steele奖,瑞典皇家科学院Adelskold奖,以色列
工学院Harvey奖,IEEE冯诺依曼奖,东京高科技奖...... 共达数十个之多。
同时,他还是牛津大学等二十几所大学的荣誉博士。早在1970年,他就在
国际数学大会上做过特邀报告。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参观他的竹叶:
我去了他的主页,其中竟然有中文高德纳。据他介绍是1977年弗朗西斯.姚给他取的中文名字。估计就是上面说的姚先生
姚先生据说是我们南大毕业的一位师兄现在的导师,他主要研究编译领域的东西,2001年得了图灵奖,是第一个得到图灵奖的华人。我对它的了解也就这么多。
yao的英文叫Andrew,而不是Fransis。他好象不是主要研究编译的,而
是研究计算理论的。ACM的网页上说他对计算几何,复杂性理论,数据
结构分析,通讯复杂度,伪随机数理论都有重要贡献。hehe,姚先生
实在是数学高手(先生是Harvard的物理博士),台湾国立大学出身的少见
人才。
这个三卷本的宝典确实不是一般人啃的下来。
不止一两个高人告诉我
这套书出来以后
被摆在书架上机会会更多。
高德纳还有两卷没写完呢!
今年他过了1000000岁生日,第四卷也在写。
因为他写了三卷,对文本编辑器很不满。
就自己编了第一个支持tex格式的编辑器
用来写书
还有一个故事:大抵如下
linux的发明人说:我一觉醒来,上帝告诉我,我编写了世界上最好的操作系统
还有一个牛人(记不得名字了)说:我一觉醒来,上帝告诉我,我编写了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处理系统
Donald说:“我没有对你们那么说过!"
这个故事就在他的网页上,他现在Stanford。
可以到他的主页看看去
你知道他是什么人,他是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奠基人,是这门学科的鼻祖。现在,连他导的那19个博士都著作等身了.其中R. Sedgewick(Princeton算法课的掌门人)还写了著名的教材Algorithms in C/C++/Java等等,每种版本5个part呢。
有人真能把这三本书读完,我相信。
能理解多少呢?只有自己知道
还有,注意你在他的书里每发现一个错误,他就付给你2。56美元吆
清华大学必读书目一、《追寻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家人都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后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作者不但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更是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正面临挑战,希望找到生活的意义的人们。
二、《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 《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他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三、《研究之美》
《研究之美》是一本数学教科书,但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本书是以小说体的形式写成的:它讲述了一对情侣在远足历险中破译了“先人”留下的千古数字谜团的故事。事实上,这个所谓的“谜团”并不是什么往圣先贤留下的,而是著名数学家 John H. Conway 发现的一套数学理论。但正如高德纳本人所言,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教给读者 Conway 教授的理论”,而是试图启发读者学会“一个人如何着手研究出这么一套理论出来”。
四、《拖延心理学》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习惯,如果你想改掉拖延的习惯,却苦于一直找不到方法,那么这本书十分适合你。
这两位心理学家通过她们在治疗拖延症人群的实践中,精准地找到了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并且它能帮助你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五、《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出版的图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