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大与上师大哪个好,以及上师大好考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哪个好
2、上大和上师大哪个好
3、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大与上师大哪个好,以及上师大好考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哪个好 2、上大和上师大哪个好 3、上海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哪个好? 4、在上大或上师读研的进。上海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优劣比较 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哪个好= =!当然上大好咯~堂堂一所211学校诶~而上师大只是上海市的重点高校而已。排名的话,我就告诉你,上大可以在全国排到36名,而上师大肯定不在前100.这个排名真的很虚的。建议你还是看专业。看你想将来做什么来选择这两所学校里好的专业去学习
上大和上师大哪个好
首先就不看各类榜单排名了,免得被人质疑各类榜单排名水分大(即便看各类榜单排名,哪个学校在前面也一目了然);
可以看看硬指标:
1)各省录取分数线,直接衡量生源的标准;无论在外省还是上海本地,近十年数据,同档次院校,上师大平均分数线最多和上理比比吧?要注意到上师大在一二本合并前招收了多年的二本,再看看同类的上理工已经多年不招二本了;
2)再来上大建校时间才多少年?211都多少年了?更何况目前上大还是双一流;上师大是双非院校,对比同样明显;
3)其它科研经费,多少院士之类的硬指标也不多说了,数据都能查到;
4)上大的确不能和复交同济财大华师这些高校比,这点毋庸置疑;但可以看见的是,上大近些年各方面都是一直在进步的;不过还远不至于被上师比下去。
上海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哪个好?上海大学好,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
科研基地
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拥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
在上大或上师读研的进。上海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优劣比较上海师范大学更好.
上海师范大学是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1173人,研究生5578人,夜大学学生13402人。建校60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各级各类人才。学校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截止2015年3月,我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博茨瓦纳、科特迪瓦、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智利、墨西哥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8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目前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9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一年期以上在校留学生643人。学校先后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6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学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共获得4期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其中第一期5个,分别为: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第二期2个,分别为: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第三期5个,分别为: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旅游管理、小学教育、音乐学,第四期6个,分别为:历史学、对外汉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保险、广播影视新传媒等。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1个,另外还有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市文化、计算科学、比较语言学和国际与比较教育是4个设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6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全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248.4万元,其中文科科研经费为:5601万元,理工科科研经费为:1464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