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企在编怎么签订合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企编制怎么签合同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国企正式职工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签劳动合同
2、怎样才算进了国企编制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企在编怎么签订合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企编制怎么签合同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国企正式职工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签劳动合同 2、怎样才算进了国企编制 3、国有企业有编制员工和临时员工签订合同时有哪些区别?各自的程序是什么 4、国企编制要签合同吗 国企正式职工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签劳动合同国企正式职工是指与国企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外籍员工等全体人员。
劳动合同签订流程
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人事专员按以下流程进行:
1、审查新员工的主体资格
(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核实个人资料的准确性,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2)查验新入职员工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求其提供与前用人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
(3)对于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其取得毕业证书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毕业前可以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书。
2、对新入职员工履行告知义务
签订劳动合同前如实告知新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以及新员工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3、签订劳动合同
(1)签订劳动合同、协议等应先由员工签字,单位统一盖章。禁止空白合同、协议盖章。
(2)劳动合同应在新员工报到当日签订,最迟不得超过5日。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还需签订《保密协议》、《个人信息授权书》,如入职员工需要培训的,还需签订《员工培训协议》。新入职员工拒绝签订上述合同、协议的一律不予录用。
4、发放劳动合同,建立员工名册
人事专员制作《劳动合同发放签收表》,由收到劳动合同的员工签字确认,根据《劳动合同发放签收表》制作员工名册。
5、劳动合同一式二份:公司和员工各执一份。
签订注意事项
一、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所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根据双方的需求来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同时,如果有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若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并且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该情形不得约定试用期。
怎样才算进了国企编制进国企编制的判断依据是:是否与国企签订劳动合同,是则属于国企正式工,不是则不属于国企正式员工。
目前国企的用工渠道有如下三条:
1、国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即国企正式员工;
2、员工与派遣公司或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属于劳务派遣工;
3、国企与员工签署聘书,属于聘用制员工。
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区别:
1、编制:合同工属于临时招聘性质的,不占用编制,单位对是否继续签约有绝对决定权;在编即上报人事
局备案,占用编制名额,单位不能独自决定人员去留,需报人事局审批,即相当于说是过去的铁饭碗。
2、福利:合同工所享受的一切福利据合同中商定的条款确定,只要合同没变则待遇不变,受法律所约束;
在编人员福利待遇由单位拟定后报人事局审批,遇政策调整可相应作出调整,一般包括“一金三险”,即住房
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具体交多少由国家规定。
3、工作时限:正式工一般签订的劳务合同规定工作年限较长,而合同工的工作年限较短。
国有企业有编制员工和临时员工签订合同时有哪些区别?各自的程序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区别:
1.编制有区别:
在很多公司都存在正式工和合同工,主要的在于正式工是有编制的,而合同工是没有,这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
2.待遇有区别:
临时员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当所发工资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有编制员工则不同,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
3.工作权限有区别:
临时员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员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4.招聘方式有区别:
临时员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详细的招聘信息,通过面试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员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国企编制要签合同吗需要签合同。国企是企业,企业职工都是要签合同的,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不是一回事,机关事业单位是国家职能部门,存在行政编制。国企只是企业,是公司,企业不存在编制一说,因为它不是行政部门,也不是执法机关,不存在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