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毕业大学生想报考公务员怎么报,以及大学生毕业可以报考公务员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大四在校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2、2020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毕业大学生想报考公务员怎么报,以及大学生毕业可以报考公务员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大四在校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2、2020应届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具体流程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 4、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具体需要什么条件? 大四在校生可以考公务员吗?大四在校生可以考公务员。
在大四有两次机会考公务员,一次在上学期,一般情况下是在每年的10月份以后,是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是下学期,基本在每年的上半年,根据不同地方,考试的时间也不同。
大四本科应届毕业生可持由校方出具的学历证明和就业推荐表参加考试,但非应届毕业的在校高校学生不得参与报考。
公务员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二条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2020应届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具体流程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属于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须提交《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凭这些证明就能报考了(里面有需要学校盖章证明的栏目)。报名登记表不需要学校盖章,报名推荐表要盖章。登记表只是用来简单记录的你报考信息,以便用人单位一目了然地了解你的基本情况,而推荐表则相对严肃的多,必须由学校来担当推荐人的角色,你本人是被推荐人。因此两个表中的各栏都要认真填写,千万不要有错漏。推荐表中有关于“院、系党组织对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诸方面的综合评价”、“主要课程学习成绩”、“院校毕分办意见”等多处需要院系和学校盖章,可能需要跑好几个部门的,千万要看清楚,不要漏掉了其中任何一个。
二、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其中两个公务员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县级或市级的职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每年的10月份报名。
省公务员考试每个省分的安排不一样,有的省份在3月份报名,4月份笔试;有的省份在8月份报名,9月份笔试,有的省份时间不是很固定。
三、考试流程(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
1网上报名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征程从网上报名开始。包括查询招考职位、提交报名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网上打印准考证等环节。
2公共科目笔试
笔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有参加面试的机会。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验(上午9:00—11:00)和申论(下午
14:00—17:00)。
3专业科目考试
公共科目笔试前一天下午8个非通用语职位会进行外语水平考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会进行专业考试。
4笔试成绩查询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一般可于来年一月份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和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考试成绩也同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
5调剂
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招录机关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各招录机关的面试公告。
6面试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外语水平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专业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
7体检和考察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8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7天。
9备案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人员,招录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备案;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备案,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备案。
10补充录用
招考期间出现空缺的职位或者招录机关由于新增用人需求需要及时补充人员的职位,将面向社会统一进行补充录用。补充录用公告、职位及相关事宜,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大学生怎么考公务员在校大学生应届生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报考公务员,具体报考要求参照招考公告。在读的不是应届的学生是不可以报考的。
根据国考或者省考公告及职位表里的要求并结合自身条件,筛选可以报考的岗位,选择一个,按照公告里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即可。
关于如何备考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考考试也是一样的,必须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学习,而不是“打卡式复习”。
1、开始阶段:选择基础知识点类的教材,系统学习理论知识,配合基础练习册,不追求做题速度,要保证正确率,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计划时间为15天。
2、题海巩固阶段:选择与真题难度相当的练习册,按知识点专题进行题海的练习。复习知识点的同时,查缺补漏。这个阶段在上一个阶段基础上,通过做题提高速度。计划时间为10天。
3、真题解析阶段:准备近十年的真题,计时做题。感受国考真题难度,找准复习重点。计时做题,锻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能力,参透合理安排作答时间的重要性。这个阶段建议时间为5天。
4、模拟考试阶段:各大机构的模拟题册,至少保证每三天要完成一套模拟题,包括做题和答案理解。
很多人从计划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就开始“打卡式复习”,天天早起早自习,翻开书本,然后抱着手机一天的王者荣耀+吃鸡,或者各种抖音微薄刷起来。有的人每天在图书馆,不完手机只看书,题目也做了很多,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并不理想。有的人到处去各大机构参加体验课或者网络体验课,下个APP开始做了很多题,以为自己已经学了很多,但其实并没有。
在这些盲目浮躁的复习中,是很难真正的掌握知识,也很难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所以国考复习应该是有效率的、有目标的过程。既然决定去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所以在开始之前,先给自己定好计划和目标,一心一意,踏踏实实的去学习,放下手机,放下躁动不安的心,稳中有进,学有成效。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具体需要什么条件?(一)报考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3.报考年龄为18至35周岁(即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即1979年3月1日以后出生)。
报考法院法官助理、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职位的年龄为18至35周岁(即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出生)。
报考市及以下法检两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人民警察(司法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至30周岁(即1989年3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出生),报考此类职位的2020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以及报考公安机关法医类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狱医、心理矫正类等特殊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即1984年3月1日以后出生)。
报考公安机关特警类职位的年龄为18至25周岁(即1994年3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出生)。
报考选调生职位的年龄为本科生24周岁以下(1995年3月1日后出生)、硕士27周岁以下(1992年3月1日后出生)、博士30周岁以下(1989年3月1日后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年龄要求放宽3岁。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非广东省常住户口(生源)报考者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职位”的除外)。
5.具有拟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报考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职位,须曾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累计满2年。
(2)报考“从本地人员中招录”的专门职位,应为职位所在地级市或县生源,或本人、父母、配偶中一方户口在职位所在地级市或县,或在职位所在地级市或县累计工作(含入当地社保)5年以上的人员。
(3)报考“2020年选调生”职位,应为应届优秀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4)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职位的,限报服务(入伍)所在市、本人户籍(生源)所在市或省直机关相关职位,也可报考其他非专门职位。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不得报考的人员
1.在职公务员(含试用期人员)、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
2.历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专项公开招聘公告规定不得报考公务员情形的人员;
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4.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被开除公职、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5.在各级公务员考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