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速交大在哪个位置 成都交大在什么区

今天给各位分享成速交大在哪个位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都交大在什么区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本和二本有何不同,分别在哪个校区


2、唐山交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0:32:33

今天给各位分享成速交大在哪个位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都交大在什么区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本和二本有何不同,分别在哪个校区 2、唐山交通大学的大学旧址 3、北京交通大学在哪个区 4、我想知道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哪个区?谢谢。 5、南昌交通大学是什么学校? 6、成都西南交大在哪个区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本和二本有何不同,分别在哪个校区

一本土木是大土木,进去再分方向,二本土木是直接分了方向的。还有就是只有二本土木才有工程造价专业。

二本在峨眉山市,一本在成都犀浦。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ei Campus)是西南交通大学“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前身为1896年(光绪22年)创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1921年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此后几经分合,学校先后定名“唐山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69年内迁四川,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西南交通大学设立成都校区, 峨眉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峨眉山风景区内,校区占地1033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峨眉校区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也是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一所地处双遗产风景区的高等院校。

截至2014年12月,峨眉校区共有土木、机械、电气、交运等10余个教学系(部),26个本科专业(方向),5个研究生教育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第一批研究生于2014年9月份入学报到),在校学生7400余人;校区建有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运输等6个国家(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分中心,铁路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及通信平台等18个实验中心,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综合实验系统、建筑材料、地下工程等16个实验室以及与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建立的一大批覆盖校区各专业的实践基地。

目前,犀浦校区为主体校区,重点批次本科学生和部分研究生在犀浦校区学习,研究和生活。犀浦校区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景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微电子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金融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管理、传播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绘画、音乐表演、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翻译学、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分析、环境工程、消防工程、交通设备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等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区犀浦镇,总投资逾20亿元,建设思路以人为本。一方面在教学区营造庄重、严肃的人文艺术空间,充分体现百年名校“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和“严谨、刻苦、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学校以沱江为依托营造了“青草岸阔,曲水飞桥,青竹吐翠,灵毓吉祥”的生态校园气氛。它也是大部分本科生学习和生活的地点。接通南校门的是承唐路,顾名思义,就是要继续传承唐院的精神和传统的意思,承唐路前面是教学区,目前投入使用的是一号,二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这七栋楼,九号教学楼提供少量自习室。向西走过秋华路是生活服务区和宿舍。宿舍楼每间四人,有卫生间,有热水,有宽带接口。生活服务区有各种商铺,比如书店、饭馆、话吧等等。

唐山交通大学的大学旧址

唐山交大原址位于唐山市南湖生态城区域内,现西临南湖公园,东南临地震遗址公园,这片土地全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区。一旦原址被作它用,就可能重蹈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老城被拆除的覆辙,而成为永久的遗憾。 呼吁按照复原如故的原则完成交大原址修复工程,作为近现代名校游的景点(文化园)或我市大学的一个校区或作为与西南交大产学研合作的基地。唐山交大原有建筑全部采用欧美大学园林式设计风格,是仿照美国伊利诺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建成的杰作。(照片附后)如果其原址得以充分利用,可与铁路机车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地震遗址公园及南湖公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展示南湖地区历史文化功能区的灵魂和地标性建筑。

1、唐山交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办学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声誉驰名中外。

该校多次更名,但人们耳熟能详的仍称为“唐山交通大学”。1896年5月,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府“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肇建,它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唐山交通大学前身,校史早于北京大学(1898年)、清华大学(1911年)。1905年10月迁址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这所学校的创办,使唐山与中国近现代交通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唐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莅临该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唐山交大比照美国康乃尔大学模式办学,1914届毕业生茅以升在康乃尔大学的优异考试成绩,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获取了免试入学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乃尔”。191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74所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该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12月,该校荣获教育部优等奖状,授予“俟实扬华”匾额一方,自此“俟实扬华、自强不息”成为唐山交大精神,同时也成为唐山人文精神的宝贵历史财富。1934年全国8个公费留美名额,除清华大学考取1名外,其余7名全部被唐山交大毕业生囊括。1937-1945年抗战阶段,先后在湖南湘潭及杨家滩、贵州平越、重庆等地复课。1946年,重归故里--唐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50年代,该校提出并指导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先后参与设计建造了武汉、南京长江大桥,成渝、兰新、成昆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1972年该校迁至四川成立西南交通大学,在唐山设留守处(现光明南里唐山办事处)

2 、唐山交大是培养中国近现代发展史名人的摇篮,其学子创造了上百项全国第一。

该校英才辈出,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杨杏佛、黄万里等学生的名字足以让其无比自豪。该校学生庄俊主持设计建造了清华学堂。

3、唐山交大是中国著名大学(研究院)的渊薮,孕育了多所亲缘高校。

1926年,唐山交大在辽宁锦县建立分校,后并入东北大学;1948年部分教授、专家帮助组建了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学院);1950年3月,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该校成立,后迁至北京,现已成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52年下半年,唐山交大部分教授、专家支援组建中国科学院;建筑系、化学工程系调整到天津大学;矿冶系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采矿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和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材料工程系调入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并部分支援了河海大学。1956年组建了唐山业余工学院(现唐山学院);1958年组建了兰州分校(现兰州交大),同年,又与煤炭部、天津大学一起组建了唐山矿冶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在哪个区

北京交通大学是在北京市海淀区,具体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该校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我想知道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哪个区?谢谢。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

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

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1、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地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2、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要努力形成覆盖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连接全国主要高等学校,并与国际网络联网,为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根据地区优势,在全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结合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设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任务:

1、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2、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要注重支持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院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加大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体现“211工程”建设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3、加强300个左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点,增强持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建设。

“211工程”的具体建设方式:

原则上将主要建设内容统筹考虑在拟确定的重点建设大学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学中进行,以体现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效益。少数重点学科及其他建设项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学校中进行。

三、工程建设资金

“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按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程建设起推动、指导和调控作用。

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适当安排有关高等学校上水平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补助少数高等学校整体水平提高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建设程序与组织管理

“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

1、国务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协调小组由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的主管领导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有关同志组成,地点设在国家教委。

2、“211工程”按国家基建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中央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商国家教委对申请进入“211工程”的备选院校和学科点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有关主管部门需向国家教委报送预备立项备案材料。根据“211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和国家财力可能,由国家教委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国家计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部门、地方和院校自筹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条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经审定批准进入“211工程”的项目,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在年度计划中滚动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并付诸实施。对符合“211工程”建设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密切相关、自筹资金落实不需要中央专项支持的高等学校,也可列入重点建设计划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3、“211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各项目主管部门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进展要求,具体负责本部门和本地区“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认真抓好所属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

五、“211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在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协调领导下,“211工程”建设进展平稳顺利。

“九五”期间,在“211工程”学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人文社会62个,占10%;经济政法57个,占10%;基础科学89个,占15%;环境资源42个,占7%;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255个,占42%;医药卫生66个,占11%;农业31个,占5%。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约为183亿元。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资金63.88亿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6亿元,配套设施建设资金73.32亿元。

“211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推动了部门与地方的共建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同时也带动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变化。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学设施建设初见成效。“211工程”学校确立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明显增强了其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得到重视,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创造了一定的工作条件。“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已经基本结束,“十五”期间建设即将开始。

“211工程”高校名单

北京(19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共9所)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共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辽宁(共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共4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共3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江苏(共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共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福建(共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山东(共4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

湖北(共6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共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共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 广西大学

四川(共6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

陕西(共5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共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南昌交通大学是什么学校?

没有南昌交通大学,南昌只有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江西省属重点大学,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2015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华东交通大学章程》。

2016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3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同意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华东交通大学。7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华东交通大学协议。

2018年3月,华东交通大学成为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单位。 [10]  9月12日,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华东交通大学协议。

成都西南交大在哪个区

南交通大学是在成都市郫都区,具体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该校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

扩展资料: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师资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犀浦校区为主校区。

在12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1位海内外院士和24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我校。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以工见长,形成了工、理、文、生四大学科群,设有26个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家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个异地研究生院(青岛研究生院、唐山研究生院),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共建医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构建起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级高铁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学校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