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费孝通是哪个高校,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
2、上海大学的知名校友
3、苏州大学走出过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费孝通是哪个高校,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 2、上海大学的知名校友 3、苏州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4、上海大学是211工程的,校风学术都不错,但名气始终不大,到底为什么? 5、各美其美的费孝通简介 6、苏州大学知名校友有哪些? 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中央民族大学的最有特色的专业当仁不让的是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相比别人的介绍,进入官网是了解中央民族大学特色专业的最佳途径,。
民族与社会学院
特色专业活动:民族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社会实践调研。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网站: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它同时也是属于法学类。
民族学同时也是我印象中调研最多的专业,在这个专业会经常跟着导师去调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学专业中有一个最特殊的班是孝通班,孝通班是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名字定名,而我们学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也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所以我们学校的理念跟费孝通先生的思想深深的结合。
2.历史文化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王牌的专业应该是历史学院了,是大多数想学历史专业的人梦寐以求的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1956年建系,其前身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是本校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本科历史学专业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一批民族史、民族学、社会学等方面专家学者汇集于此,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
由于我自己是预科上的本科在两个学院都学习过,就说两个我熟悉的学院。
3.预科教育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的预科教育学院是给少数民族的学生政策上的照顾,是高考不理想但是心里依旧是想上一个985高校的学生一个比复读更保险的选择。在这个学院里虽是身处大学但是自己还是得努力学习,因为在一年后你会根据自己这一年的学习成绩选择专业。预科教育学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管理学院
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工商管理)、行政、公共管理、旅游管理
我自己是在工商管理所以对工商管理会比较熟悉说的也是实际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的工商管理是高校中不多的大二分小专业,大一会给我们一年的过渡和考虑期,在大二根据我们自己的喜欢和成绩选择自己的专业。有五个专业分成两类,一类是会计、财管、工商、人力,另一类是会计、财管、市场。这两类是隔年交替转换,我是17级是第二类,所以想报考跟我一个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参考我的回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大学的知名校友
政治界
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26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许继慎:革命烈士,中国红军早期杰出高级指挥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何秉彝:革命烈士,五卅时间主要活动者,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同年12月被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不久,任上海学生联合会秘书,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同年底,协助刘华开展上海工人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参加“五卅”示威游行,遭帝国主义巡捕镇压,中弹牺牲。时年23岁。
李硕勋:革命烈士,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治中:著名抗日将领,爱国主义人士,曾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开国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曾作为旁听生入上海大学学习。
张琴秋:红军唯一的女将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梁披云: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徐匡迪:历任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等职。现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上海大学校董会主席、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原市委书记,上海大学顾问。
王力平: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上海工大计算机工程系校友。
王林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市经委副总工程师、市发明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电机系。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理化系核物理专业。
尹弘: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
薛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钟燕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景莹:曾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秘书长、南汇区副区长、普陀区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现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科学界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科协副主席、全国劳模,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陈騊声:工业微生物学家,是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创立了上海科大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
邹元爔: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创办上海科大冶金系,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系主任、教授。
严东生:中国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现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黄宏嘉:国际著名微波与光纤专家,我国微波光纤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
郭本瑜:著名计算数学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数学系,原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校长。
鲍家善:著名低温物理学专家。原上海科大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郭礼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生物物理化学系。
胡金豪: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1975年上海科大无机材料专业毕业
谢宇: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大冶金工程系
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1982年于上海工大获硕士学位。
李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黔;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是上海工大培养出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吴杰:中国计算机学会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系主任,毕业于上海科大。
胡传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毕业于上大机械系。
教育界
匡亚明:著名教育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名誉校长,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就读。
王生洪: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长、原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工程力学系 。
曹家麟: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电力学院校长。
腾建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郑令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书记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工大电机工程系校友。
周鸿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许德良:历任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卫生学校校长,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顾问等职;中共早期党员之一,曾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庶务员。
工商界
周忻: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工程系。
周文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建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张林检: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董事长。
马新生: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倪建达: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实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大经济管理专业。
刘培森: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工大1980届机械专业。
胡逢康:曾任飞利浦照明电子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飞利浦照明亚太区CTO(首席技术官);现任“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杨士宁: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唐豪: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大学副校长。
王喆:宝钢集团资深高级技术专家。
李世平: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解建平:宝山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戴克明:中国戴迪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
朱皓:上海慧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志明:新航星集团董事长。
彭宏陵:香港宏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泰康: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主席。
吴俊:昆明俊业鑫化工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红阳:上海飞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春林:上海德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建祥: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大。
俞勇: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93届校友。
廖建伟: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90届校友。
郭玮:新致软件公司董事长。
张维华:上海电信党委书记。
吴锡龙:上海电信总经理。
王文海: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
龚少晖:35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计算机学院。
钱文明: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
龚其恩: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制造专业。
江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上海科大高分子系87届。
蔡国钧: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工大计算机系77届。
林野:国家电网华东公司总经理,77届校友。
王国平:中国微影视第一人,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上大文学院85届。
余谷:美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总监,上大国际商学院84届。
人文界
孔另境:著名出版家、作家,曾参加过北伐革命,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丁铃: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施蛰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阳翰笙;著名编剧、戏剧家、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龚方震:原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
葛红兵: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文艺评论家。
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和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白宾: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上海科大精密机械专业。
高韵斐: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
郭敬明:著名青年作家,2002年进入上大影视艺术工程专业,后转为影视艺术技术专业。
许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毕业于上大中文系,是第一位担任美国重要艺术博物馆的华裔馆长。
政法界
翟建: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鲍培伦: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江宪: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陶鑫良:全国著名知识产权律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钟人鉴:著名银行金融业务律师,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宋学东: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艺术界
黄葆戉: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上海大学美术科书画教授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
陈逸飞: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谢晋: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邱瑞敏:中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霍尊:上海天韵文化签约歌手,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亚洲赛区三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
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进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苏州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来答题啦~我们苏州大学可是人才辈出的211高校啊,下面我来列举一下三位杰出的校友。
第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庸老先生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作家,他笔下的张无忌、杨过、令狐冲等鲜活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金庸曾经在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谈到苏州,他说苏州是他记忆深刻的城市,金庸的祖母就是苏州人,很小就吃过奶奶做的苏州菜,经常听她讲苏州话,苏州是他从童年开始就特别喜欢的城市,喜欢苏州的粉墙黛瓦、园林建筑,还有听不够的吴侬软语。
第二位是费孝通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医预科,本来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后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转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他的代表作《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我也有幸拜读过。
第三位是孙杨
大白杨是苏州大学体育研究生,我在图书馆见过他一次,本人真的又高又白又帅,作为一名运动员,平时锻炼很辛苦,然而孙杨对待学业也是非常认真,最后成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有这样一位冠军学长,真的非常骄傲。
苏州大学人杰地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苏大人,在苏州大学的这段时间,我收获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欢迎大家来苏大~
上海大学是211工程的,校风学术都不错,但名气始终不大,到底为什么?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地方院校中最好、最大的的学校。他的实力、校风学术都很好,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在上海,著名的大学真是数不胜数,大家常常提及的就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等。上海大学主要是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所以在外地人眼中,对这所大学并不是很了解。
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有“红色学府”之称。截至2017年2月,学校有宝山、延长、嘉定三个校区,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23.2万平方米;研究生14310人,全日制本科生20902人,留学生4117人。截至2017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900人,其中教授640人、副教授1062人,博士生导师4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15人。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的首批高校之一,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15%。
各美其美的费孝通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汉族,江苏吴江人。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曾任国务院民族事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第六届中央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中央民族学院的副院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曾在加拿大作《中国的现代化和少数民族》演讲。1992年费孝通发表《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来考察沿海乡镇企业的主要研究报告,就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苏州大学知名校友有哪些?杨绛。杨绛十二岁就读于苏州振华女子中学,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入学文理学院政治系。如今在苏州大学的档案馆内,依然可以找到杨绛先生求学时期的点滴记录。
大学期间,杨绛先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活动,演讲、体育、文学,无一不是兴趣所致。在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绛先生参加学校篮球队和排球队的几张合影,照片中的她,留着短短的童花头,笑靥如花,充满朝气。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金庸1947年他辞去《东南日报》工作,后进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学习。也就是这段学习经过,让他与苏州大学产生了不解的母校情节。他曾寄语苏州大学的同学们,快乐源泉在于活到老学到老。他告诉同学们正所谓学无止境,他希望,同学今后在从大学毕业后,同样也要继续学习,充实自己的人生。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国家游泳队队长。15年9月16日,奥运游泳冠军孙杨来到苏州大学报到,成为该校体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为了针对孙杨需要平衡学习和训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了由5名老师组成的导师组,学校也将以“送教上门”为主要教学方式。17年10月14日,孙杨回到母校苏州大学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参加苏州大学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总结表彰会。